课件编号1837829

祖国土学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165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国土,学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祖国土》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读出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准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3、认识祖国对个人的意义,激发爱国之情 二、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 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苏联杰出的女诗人之一。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21cnjy.com 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不少诗人、作家 因不了解革命而远走异国他乡。而阿赫玛托娃表示,“不与抛弃故土的人为伍”,“外国的面包充满苦艾味”,她选择了与祖国同在。21·cn·jy·com 1921年,阿赫玛托娃的前夫因莫须有的“反 革命罪”被捕枪决,他们的儿子受到牵连,在狱中度过了二十多年,阿赫玛托娃也同样受到牵连,被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只好研究普希金,来维持生计。 1941年,卫国战争期间,她再次选择与祖国和人民站到一起。常常到军队医院去慰问演出,为受伤的战士们朗诵诗歌。2·1·c·n·j·y 1946年,阿赫玛托娃被某苏共中央领导人称为“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随即,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为维持生计,开始翻译外国诗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56年,恢复名誉。 1961年,写下此诗 1966年,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定为 “阿赫玛托娃年” 。 她的创作活动跨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 诗风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作品纯真、明朗、简洁,代表作有《黄昏》、《念珠》、《群飞的白鸟》等;后期,诗境大开,风格和题材呈丰富多样性,代表作有《安魂曲》、《没有主角的长诗》等。诗中对历史隐约旋律的敏感性和对千千万万人苦难的同情心,使她当之无愧地跻身第一流诗人的境界。21·世纪*教育网 (二)认识英语十四行诗: 又称莎士比亚体的十四行诗, 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押韵方式一般是abab、cdcd、efef、gg。这种诗体的诗节长度适宜,是抒发复杂情感的极好形式。由于它很短,押韵又极严格,因此要求诗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技巧。一般说来,前八行倾向于问题、景况、或事件的陈述,后六行则得出答案,最后的对句常常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阿赫玛托娃的这首诗就属于这种莎士比亚体,它的节奏也是复杂多变的,前八行为抑扬格4-6音步,后六行为抑抑扬格3-4音步。所谓抑扬格(轻重格),是指每个音步第一个音节轻读,第二个音节重读,而抑抑扬格(轻轻重格),是指每个音步第一、二个音节轻读,第三个音节重读,这使原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三)基础积累: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香náng( ) 苦chǔ( ) 砂lì( ) 蹂lìn( ) 齑(jī)粉 三、走进文本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解决以下问题: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意诗歌的形式特点,找出押韵的字 2、再读诗歌,思考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土的什么感情? (二)、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1.诗的前八行写出了一般人对土地的态度,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来具体表现的?这些意象与一般歌颂祖国的意象是否一样? 3、思考:诗人为什么偏偏选用这些意象?(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经历) 4、“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中的“不拘礼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不拘礼节的称呼土地为“自己的土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作者在诗中赋予了土地怎样的内涵? 6、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 根据英语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前八行倾向于问题、景况、或事件的陈述,后六行则得出答案,最后的对句常常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思考诗人对“祖国土”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揣摩每个层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