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78820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33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一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我们
  • cover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物体的形状特征。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第3课。本课主要介绍了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教材中提供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物体的形状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识别和描述物体形状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特征。 四、重难点 重点:正确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 难点:理解形状的概念,掌握正确的识别和描述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 2.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看到的物体形状。 3.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圆形是平滑的曲线包围的形状,正方形有四条相等的边等。 4. 教师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吗?” 5. 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为了满足不同的功能和用途等。 6.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认识物体的形状。” (二)新课教学 1. 教师介绍如何正确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如观察物体的轮廓、边长等。 2.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学生动手操作,记录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识别和描述物体形状的方法。 5. 教师进一步提问:“除了用眼睛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识别物体的形状呢?” 6. 学生思考并回答,如用手摸、用尺量等。 7. 教师让学生体验用手摸物体形状的方法,并让学生思考这种方法是否准确。 8.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思考结果。 9.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物体形状特征。” (三)课堂练习 1. 教师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一些具有特殊形状的物体图片,并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描述自己看到的物体形状特征。 3. 教师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描述是否准确、生动。 4. 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具有特殊形状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5.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6.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物体形状特征。” (四)、习题设计 1. 填空题: (1)常见的圆形物体有:( )、( )、( )等。 (2)常见的正方形物体有:( )、( )、( )等。 (3)常见的长方形物体有:( )、( )、( )等。 2. 选择题: (1)下面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圆形的物体? A. 一块饼干 B. 一张纸 C. 一支粉笔 (2)下面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正方形的物体? A. 一个足球 B. 一个篮球 C. 一个魔方 (3)下面哪个选项描述的是长方形的物体? A. 一本练习本 B. 一个电视遥控器 C. 一张课桌 3. 判断题: (1)所有的物体都有形状。( ) (2)圆形只有一种形状,而正方形有多种形状。( ) (3)长方形只有一种形状,而圆形有多种形状。( ) (4)不同形状的物体可以在同一环境中共存。( ) 六、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了解了物体的形状特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们学会了正确的识别和描述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物体形状特征。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