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98987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2024版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含解析)

日期:2025-05-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768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图版,选择性,必修,2024版,高中,地理
  • cover
期末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辽宁朝阳月考)雄安新区的设立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行政区域,新区内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行政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 B.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差异大 D.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 2.下列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 A.促进产业向核心城市集聚 B.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 C.发挥京津双核作用,促进区域竞争互补 D.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际交通 (2021年海南高考地理)“灶的南面置大水缸,俗名七石缸,半埋地中,用以储井水,西北又是一只,则是腌菜缸……”(摘自《鲁迅的故家·灶头》)。浙江绍兴人喜食腌菜,素有“腌储咸菜御冬”的古风,也是会“过日子”的象征。据此完成第3~4题。 3.绍兴地区腌制咸菜的时节最适宜在(  ) A.春分(3月21日前后) B.霜降(10月23日前后) C.冬至(12月22日前后) D.处暑(8月23日前后) 4.做大做强绍兴腌菜产业的主要措施是(  ) A.传承传统工艺 B.委托外地加工 C.薄利多销 D.打造品牌 (2022年海南期末)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以河南省城市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是国家七大城市群之一。图1为河南省各地级市2008年和2018年辐射半径统计图。据此完成第5~7题。 图1 5.导致郑州的辐射半径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城市面积 B.气候条件 C.交通运输 D.资源储量 6.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表现在(  ) A.促进周边乡村农业用地增加 B.促进周边不同城市分工协作 C.促进周边所有城市等级提升 D.促进周边地区光电子产业发展 7.为提升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郑州应该(  ) A.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 B.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C.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 D.在周边地区新建多个卫星城市 (2022年辽宁朝阳期末)表1为2019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及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第8~9题。 表1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长幅度/% 3.4 —1.7 4.5 2.6 4.2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8.表中代表东北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影响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增长幅度 B.城市分布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运输状况 (2023年河南期末)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质检仪”和“导向标”,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图2为某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图2 10.该资源型城市(  ) A.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 B.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 C.在c阶段正处于城市衰退期 D.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 1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韧性快速增长的是(  ) A.提高矿产开采 B.降低消费水平 C.扩大城区范围 D.促进产业多样化 (2022年新疆乌鲁木齐模拟)研究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水流侵蚀力和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共同影响流域侵蚀产沙速率。图3示意水流侵蚀力、植被覆盖度和流域侵蚀产沙速率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第12~13题。 图3 12.半干旱地区流域侵蚀产沙速率最大,主要是由于(   ) A.水蚀能力最强 B.土质最为疏松 C.植被保护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