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99398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2024版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课件(5份打包)

日期:2025-05-0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4628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打包,5份,课件,形成,气候,成因
    (课件网) 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1.学习思路 (1)整体思路:按照“天气→气候”,时空尺度由小到大,从常见的、直观的天气过程入手,再进一步分析气候的形成及特征。 (2)关注过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三种锋面的形成,要注重过境前后的过程分析,重在分析天气的变化;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要从空间的角度分析不同部位风向的差异,关注发生、发展过程。 (3)探究影响:结合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2.学习技法 (1)直观式学习法:课标中多次提到“运用示意图”,因此需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收集的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影像等,用动画还原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的形成,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同时培养地理实践力。 (2)典型案例法: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如以寒潮侵袭为案例分析冷锋,以台风为案例分析气旋,以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为案例分析气候类型的判读及成因。 (3)尺度学习:本章涉及不同尺度大气运动的差异,因此要充分明确大尺度的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地理要素对地带性气候的影响。 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综合思维]运用简易示意图,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锋面系统和高、低压系统的形成过程,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天气系统过境带来的气温、气压、天气等要素变化。 [地理实践力]学会运用常见天气系统的原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如台风、暴雨、寒潮等,趋利避害,提高利用自然、防御灾害的能力。 课前 | 必备知识 · 自主夯实 【 基 础 清 单 】 一、常见天气系统 1.气团 (1)概念:温度、_____、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湿度   (2)分类。 依据 类型 形成及特征 气团 温度 气团 湿度 冷气团  变冷  暖气团  增暖  海洋性  湿润  大陆性  干燥 2.锋 (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_____称为锋。 (2)结构:如下图,图中A为_____,B为_____。 过渡带  暖气团  冷气团  (3)锋与天气。 ①冷锋。 概念 形成过程 天气变化 影响范围 在我国活动范围很广 暖气团  被迫抬升  多云  雷雨  降低  ②暖锋。 概念 形成过程 天气变化 过境后天气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 冷气团  爬升  雨、雾  春秋  ③准静止锋。 a.概念:移动缓慢的锋或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呈_____状态。 b.天气: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常形成_____的天气。 准静止  阴雨连绵  c.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 成因 实例 冷、暖气团实力相当 冷锋移动受阻而停滞 梅雨  昆明  南岭  [小提醒](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2)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锋面倾斜方向都会在冷气团一侧,降水也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3.气旋和反气旋 (1)气旋。 概念 气流 方向 天气 低  四周  中心  低气压(低压)  逆时针  顺时针  阴雨  (2)反气旋。 概念 气流 方向 天气 高  辐散  高气压(高压)  顺时针  逆时针  晴朗、干燥  二、天气图 1.概念: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它分为_____和_____。 2.应用:是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地面天气图  高空天气图  3.地面天气图 (1)应用:用于分析某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 依据 分析内容 分析高、低气压系统的分布 等压线  天气  锋  (2)呈现天气状况。 ①表示某时刻的天气系统,并给出_____、降水、雾、大风和冰雹等天气所在的位置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