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06907

6.2 做负责任的人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417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负责任,教案
  • cover
第二框 做负责任的人 【设计依据】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提高其承担责任的能力越来越重要。 思想政治学科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思考“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这个话题,致敬那些不求回报、甘于牺牲奉献的人。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在复杂情境中面临责任的选择时会出现价值摇摆,对甘于牺牲、奉献的人有时不能理解,所以,从培养学生的角度看,如何让学生做一个负责人的人,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并能积极履行责任,无私奉献,这是摆在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框从真实学情出发,发现问题,制定对策,解决问题,达成育人目标。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尽管承担责任可能要付出代价,但是负责担当的意义更为重大,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框,引导学生增强担当责任的主观意愿;培养崇尚奉献、不计得失地承担责任的意识和情怀;对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并努力向他们学习,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2.通过本框,引导学生提升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分析能力;提高反思能力;在面临责任选择时作出正确的评估,提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3.通过本框,引导学生懂得不论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都要担当起应负的责任;明白担当责任不仅仅是单纯地理性分析代价与回报,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国家的需求。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重点: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2.突破策略:通过设置丰富的生活化、情境化且具有思辨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初步从理性判断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也会获得回报。在帮助学生厘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后,通过设置“情境体验类”“故事续写”等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不论是自愿选择还是被动接受,我们都应该承担好相应的责任。增强学生担当责任的主观意愿。 二、教学难点 1.难点:努力向承担责任却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人学习。 2.突破策略:通过“自我反思”“榜样示范”“情境体验”“班级辩论”等形式进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在两难冲突和复杂的责任选择情境之下叩问内心,尊重、敬佩生活中那些履行责任却不言得失的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增强担当责任的能力,真正将承担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过程描述】 一、课堂导入 设计 你会怎样做 【活动内容】 以教材第69页“运用你的经验”中的材料为基础,进行情境再现,思考问题。 问题1:在这些情境中,你会怎样做? 问题2:生活中是否有遇见过类似的情境,当时你的选择是什么?选择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3:有人说这些都是“小事”,人们在这些“小事”上的选择不会影响面临大事时的责任感。你对这种认识有何看法? 【操作建议】 1.展示情境。可以是用幻灯片呈现教材提供的图片,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根据剧情表演的视频片段,还可以是漫画版的配音讲解版本,形式可以多样,要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角色扮演。请学生进行三个情境的角色扮演,在面对荣誉、利益、良知的考验的三个情境中,要有不同的选择,在作出不同选择的同时,看看在场学生的反应:积极选择时,观看表演的学生的态度怎样?不负责任时,学生的态度又是如何?此时教师不要过早地干预,先观察,之后视情况进行正向引导。 3.讨论交流。在讨论环节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不作过多的限制,以便发现真实的多样的想法,然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与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责任选择。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