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11399

统编版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3 《鸿门宴》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寒假轻松衔接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252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轻松,寒假,语文,高一,学年
  • cover
鸿门宴———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轻松衔接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刻苦,遇到问题,反复思考。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司马谈死后,他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动手编《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含垢忍辱忍受腐刑。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1)距关 “距”同“拒”,把守 (2)毋内诸侯 “内”同“纳”,接纳 (3)要项伯 “要”同“邀”,邀请 (4)不敢倍德 “倍”同“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同“早” (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同“勠” (7)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同“隙”,隔阂、嫌怨 2.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两家结为婚姻关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十分,极。 (3)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今义: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即山东省。 (4)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的地区。 今义:河北省。 (5)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的地区。 今义:河南省。 (6)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地讲述。 3.一词多义 (1)谢 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 ④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告诫) ⑥及花之既谢(凋谢) (2)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抬起) 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 ④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推荐,推举) ⑤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 ⑥莫令事不举(成功) (3)幸 ①妇女无所幸(宠幸) ②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 ③不幸短命死矣(幸运) 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敬辞,希望) (4)辞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拒绝)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 ③大礼不辞小让(回避) ④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 ⑤归去来兮辞(古代文体的一种) ⑥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词句) (5)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动词,是)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动词,设计) ④何辞为(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呢) ⑤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表被动)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沛公军霸上(驻扎) ②沛公欲王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