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15671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二《春之声》课件(共42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2477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十二,PPT,42张,课件,春之声
  • cover
(课件网) 春之声 王 蒙 01 作者介绍 王蒙,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王蒙“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 《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春之声》。 《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更是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 04 创作背景 1980年春节,王蒙从西安坐了两个多小时的闷罐子车到三原看望读军校的儿子。在这段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令他决定创作《春之声》。 小说描写了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回家探亲途中挤在闷罐子车厢里的种种见闻,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联想。作家设置了特定的环境,以巧妙的艺术构思,通过人物的尽情联想,闪电式的变化,展现出一幅十分广阔的生活图景,讴歌了中国经过拨乱反正之后社会生活中所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历史性转机。 生字词 咣 guāng 涟漪 lián yī 铁砧zhēn 三叉戟 jǐ 哞 mōu 偌 ruò 大 采撷 xié 揿qìn动 筵yán席 风尘仆仆:比喻旅途的劳累。仆仆,疲劳的样子。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天伦,父子、兄弟等关系。 百思不得其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生字词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闲言碎语:与正事无关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 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 坚忍不拔:(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练习 1.赋闲在家的巴蒂斯塔绕了大半个地球, _____地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赶到了上海。 2.究竟是谁把自己的信息泄露出去的?陈女士_____。 3. 屋内杂乱无章,各种设备、家具让这栋原本不小的建筑变 得没有_____。 风尘仆仆 百思不得其解 立锥之地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4) 回乡过年,思念老父 第二部分(5-21) 车上见闻 第三部分(22-50)感叹古今,多元对比 第四部分(51) 赞美时代 小说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小说六要素: 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 内心活动 意识流动 02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主观反映。 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在内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 通过身体接收到的信息被意识知道的过程,称意识过程, 而被观察到的意识过程称为意识流。 意识和意识流 意识流: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这个词, 人的意识永远处于不停的“流动”之中。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这种观点被引进艺术创作之后形成意识流小说。 成为一种创作方法和文学流派。 02 “意识流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表现人物主观世界的意识流动及潜在的心理活动。 意识流小说的技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 代表作:乔伊斯《尤利西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等。 意识流小说 03 意识流小说技法 1.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 3.时空交错 自由联想过程中不同时间的交错,往往也伴随着空间场景的转换、重叠、闪回。 2.自由联想 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何规律和次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一种事物上作短暂逗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 4.蒙太奇 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