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微粒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 最接近原子实际的原子模型是( ) A. 汤姆生模型 B. 卢瑟福模型 C. 分层模型 D. 电子云模型 2. (2023上虞区期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3. 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处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4. 将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200毫升,这说明( )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可分解成原子 5. 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D. 1个分子可能由1个原子构成 6. 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图):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不带电 B.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7. (2023 椒江区二模)下列微粒观的内容中,能解释“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的是(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 C.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8. (2022江北区期末)反电子、反质子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均相等,电性相反。反氢原子是由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1997年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洲的研究机构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请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9. (2023 文成县二模)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氢原子核)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 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小 D.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外没有电子 10.固态碘受热后变成了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成蓝色,这说明( )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D.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12.(2023金华期末)卢瑟福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中,能证明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的运动轨迹是( ) A.a B.b C.c D.d 13.(2023 上城区模拟)冬季寒潮来袭,北方各地玩起泼水成冰,冰花四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