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25970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3759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知识梳理 文化常识 《左传》: 我国古代第一部 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 》《 》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郑伯: 春秋时共有 、 、 、 、 五等爵位。晋文公、秦穆公是 而非爵位。 执事: 办事的官员,对对方的敬称。 叙事详尽的编年体 注释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公 侯 伯 子 男 谥号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因为 名作动,驻军 军队 听从 推辞 我在壮年的时候, 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这 答应 名作状,在夜里 冒昧地用(这件事)麻烦您 则王许之乎 潭中鱼可百许头 相信 左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形作动,变雄厚,变薄弱 外交使者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作动,变小变弱 同“供”,供给 形作名,缺少的东西 给予 鄙,名作动;远,形作名 哪里 表目的,来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宾前 名作动,使……成为边境 同“餍”,满足 扩张 侵损,削减 希望 考虑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没有 那个人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与点也 没有 赞成 依靠 损害 结交、同盟 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 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还是 离开 特别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 句意:抛弃晋国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 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出说秦穆公”与“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说”字含义不同。 B.“何移之速也”与成语“移风易俗” 中的“移”字含义不同。 C.“讵能若是乎”与“若不阙秦”(《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若”字含义不同。 D.“相结之厚也”与“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厚”含义不同。 B 游说/同“悦” 改变 像/假如 深厚/变雄厚 《烛之武退秦师》 素材积累 角度一:有志不在年高 烛之武年轻时才华横溢,却被埋没黯然几十年。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以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几十年的寂寞隐忍,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韬光养晦,终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迎来高光时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