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33941

《圆柱的体积(1)》(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846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圆柱的体积(1),教案,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1) 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切割拼合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并应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圆柱教具(可切割拼合),圆柱形的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什么叫作物体的体积?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师: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全班口答) 师:什么是圆柱的体积? 生: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圆柱的体积。 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 师:今天我们来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圆柱的体积(1))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的记忆,巩固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图形转化,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现转化思想。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想一想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呢? 学生复述圆的面积推导过程。 师: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而圆柱的上下两个面也是圆,想一想,能不能把圆柱也变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 师: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是长方形。所以我们只要把圆变成长方体就可以知道圆柱的体积。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熟悉呢? 课件展示圆柱转化长方体的过程: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 (2)把圆柱切开,再像这样拼起来,得到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师: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师:把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比较,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变呢?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小组长分享讨论结果) 师:圆柱的高变了吗? 生:没有。 师:什么变了? 生:底面的形状变了。 师:圆柱的体积变不变呢? 生:不变。 师: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只是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生:长×宽×高 师:还有其他的吗? 生:底面积×高 师:既然转化过程中体积不变,而高是相等的。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底面积也是_____。 生:相等的。 师:现在你可以写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了吗? 学生自行在练习本作答。抽点一名学生上黑板作答。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如果用V代表体积,S代表底面积,h代表高。你可以用字母表示上面的公式吗? 生:V=Sh 师:我们知道圆的面积公式是____。 生:πr2。 师:把它带入圆的体积公式中,即V=Sh=πr2h 2.小结 师:谁来说一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都掌握了吗? (学生观看小结视频) 3.圆柱体积的应用 例6.下图中的杯子能不能装下2袋这样的牛奶?(数据是从杯子里面测量得到的。) 师:读题,说一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计算什么? 生:杯子的容积。 学生在练习本作答,教师巡视并抽点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预设:S底=3.14×(8÷2)2 =50.24(cm2) V=50.24×10=502.4(cm3)=502.4(mL) 牛奶的体积:240×2=480(mL) 502.4>480 答:杯子能装下2袋这样的牛奶。 全班评议。 设计意图:将未知转化成已知,加强学生的转化思想,学会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 【当堂练习】 一、选择。 1. 等底等高的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比较,( D )。 A.长方体的体积大 B.圆柱的体积大 C.正方体的体积大 D.一样大 2. 如图,把一个圆柱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是( B )。 A.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 B.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大 C.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小 D.表面积和体积都变大 二、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