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实验题专题训练题 1.【实验名称】热传导实验 【实验材料】铜棒、支架、火柴、酒精灯、凡士林、火柴、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蘸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上。 (2)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右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四根火柴ABCD中,掉落顺序依次为从火柴 到火柴 。 【实验结论】 2.五(2)班在学习雨的形成,小科同学认为雨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于是他便设计了以下实验来进行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吧。 实验材料:铁架台、酒精灯、烧瓶、烧杯、冰袋、托盘等。 实验步骤:①在烧瓶中放入一些水; ②准备一个冰袋,放置在烧杯底部(如下图),让烧杯底部均匀受冷,使底部温度降低。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③再准备一袋温水,同样放置在烧杯底部。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1)在实验步骤②中,点燃酒精灯后发现,在烧杯底部出现了 ,在水不断加热的过程中,小水滴逐渐 (填“增大”或“缩小”),过一会儿落到了托盘里。 (2)若把冰袋换成一袋温水,如实验步骤③,此时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会发现( )。 A.烧杯底部同样出现了大量水滴 B.烧杯底部没有出现大量水滴 C.烧杯底部出现了小冰晶 (3)根据小科同学的实验,可知水蒸气遇 会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就是 。 3.“霜”是怎么形成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知道“霜”的成因 实验器材 小桶、冰块、食盐、药匙 实验步骤 1.将小桶外壁擦干净,确保桶外壁没有小水滴; 2.在小桶中放入大约 容量的冰块; 3.用药匙慢慢地向冰块上撒 ; 4.观察小桶的外壁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小桶外壁出现 。 实验结论 在温度逐渐降低到 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附在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 。 4.研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步骤: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小孔,用夹子分别固定并直立在桌子上;②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③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关闭所有光源,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④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并 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发出的光直接穿过小孔(如图甲)。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在图甲中,让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发现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在图乙中,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保证通过第一张卡纸的小孔能看到第二张卡纸,让手电筒的光仍然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观察图乙会发现,光斑落在了( )。 A.纸屏上 B.第三张卡纸上 C.第二张卡纸上 (3)若想让图乙出现和图甲相同的实验效果,下列做法可以采纳的是( )。 A.将第一张卡纸向前移 B.将第一张卡纸再向右移动5厘米 C.将第一张卡纸、第三张卡纸、纸屏都向右移动约5厘米 (4)根据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在空气中是 传播的。 5.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 1.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 2.实验材料:三脚架、铁盘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3.实验过程: (1)在铁盘子里放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坑。 (2)往坑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坑口,倒放在铁盘子里。 (3)把铁盘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从土豆泥堆成的“山头”外溢的现象。 (4)思考: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土豆泥相当于火山的哪个部分?番茄酱相当于火山的哪个部分?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4.实验结论:土豆泥相当于( ),番茄酱相当于( ),用酒精灯加热相当于地壳内部( )、( )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