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40087

1.3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练习(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6972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练习,解析
  • cover
1.3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练习 一、单选题 1.亲吻病是由EB病毒(一种DNA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多种症状。下列有关EB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 A.EB病毒核酸的特异性体现在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与艾滋病病毒相比,EB病毒的核酸特有的含氮碱基为胸腺嘧啶 C.EB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D.抗生素类药物对EB病毒引起的症状无直接作用 2.人体血液中的凝血酶原是在肝脏细胞中由58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如图是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的示意图,其中R、T、分别代表不同的氨基酸(-S-S-是由两个-SH缩合形成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氨基酸合成凝血酶原后,分子量只减少了10458 B.凝血酶发挥凝血功能与其特定的空间结构有关 C.凝血酶的氨基酸数量与凝血酶原的氨基酸数量相等 D.凝血酶原只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 3.某多肽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每种氨基酸分子在该多肽中一定只有一个,该多肽分子中共有三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能构成该多肽的是(  ) ① ② ③④⑤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4.如图表示一个由 200 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数字表示相应位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分子中最多含有 21 种氨基酸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 2 个游离的羧基 C.200 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3566 D.该蛋白质分子必定含有 C、H、O、N、S 元素,S 元素位于氨基酸的 R 基上 5.在人体中,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这些元素在体内参与组成各种不同的化合物,下列有关人体内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大数糖以多糖形式存在,低血糖时,这些多糖都能分解产生葡萄糖 B.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它属于人体化合物中的脂质 C.经过重金属盐溶液处理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在细胞核外分布有脱氧核糖核酸,在细胞核内区域也存在核糖核酸 6.下列物质与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免疫 B.血红素———运输 C.肠肽酶———调节 D.抗体———细胞结构 7.已知①胃蛋白酶、②抗体、③胰岛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⑤⑥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②④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六环肽在水解过程中会消耗6分子水 B.若某蛋白质含有多条肽链,则这些肽链一定通过肽键结合在一起 C.高温下变性后的蛋白质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D.人体细胞中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不一定分布在细胞膜上 9.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可以引起蛋白质变性,利用这一浓度的酒精可以使新冠病毒死亡,从而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变性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肽键的断裂 B.变性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均会发生改变 C.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D.变性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10.据《中国风物志》记载“襄阳大头菜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铁、钙、磷、氮等多种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钙、磷、氮等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蔗糖、麦芽糖、纤维素水解后的产物均只有葡萄糖 C.蛋白质可能含有C、H、O、N、Fe、S等多种元素,均属于大量元素 D.氮、镁均为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缺乏氮、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11.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