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57424

人音版 音乐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袋鼠》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72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单元,2课时
  • cover
《袋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创设自主、开放、活泼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的过程中掌握有关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一些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基本能创编动作表演,体验自编自演的乐趣,激发音乐创造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充满情趣地演唱《袋鼠》,能即兴、自由地进行《袋鼠》歌表演,喜爱小袋鼠,保护小袋鼠,向小袋鼠学习———热爱劳动。 教学难点:体会掌握三个音符,即兴创编歌表演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体会小袋鼠可爱的神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小袋鼠头饰、各种图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表演,随音乐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陈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音乐小屋。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啦!音乐小屋里有许多小动物在等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图片) 猜一猜: 此物生得怪,肚下长口袋,宝宝袋中养,跳起来真快。 (1)生听音乐猜动物。(仔细听清音乐,找准音乐的特点。)听后猜一猜 (2)让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它是谁?出示小袋鼠图片 “小袋鼠”。(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讲讲小袋鼠有什么特点)[肚子上有个大口袋]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只小袋鼠用它的袋子做了什么 学习歌曲(用听唱法) 1、听歌曲范唱,教师表演(带头饰) 2、介绍小袋鼠 (1)学生说说自己对袋鼠的了解; (2)师小结:小袋鼠是生长在澳大利亚的,它有两条短短的前肢,两条粗粗的后肢。它的后肢一蹦起来可以蹦好远好远。它还有一条粗粗的尾巴,可以支撑住身体。 再表演,学生跟老师律动 3、点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带头饰变成小袋鼠) 请同学们自己看书上的动作,分别做一做,并说一说每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教师带领学生将动作串联起来练习。 4、全班一起表演 学袋鼠跳: (1)个别学生学袋鼠跳; (2)合着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学袋鼠跳。 小结 它们要回家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CAI播放《音乐小屋》音乐)师生同做律动,下课。 七、下课 1、师生再见歌 2、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蹦出教室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