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8460550
(统编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1课 《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2-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491148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13.1课
,
15张
,
课件
,
浪淘沙(其一)
,
统编
,
上册
(
课件网
) 浪 淘 沙 刘禹锡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其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浪淘沙(其一) 唐代教坊曲曲名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 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 同到 牵牛 织女家。 qū bǒ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shā yá 读出韵律 jiā 绝句第二、四句入韵,第一句可入不可入,押韵的字称之为“韵脚”。 释 释读词义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九”,虚指,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吹荡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涌动的样子。 张骞为汉武帝寻找黄河之源,偶遇牛郎织女的典故。 理解诗意 1.黄河的特点是什么?可以从哪些词语推断出这个特点? 曲折蜿蜒 九曲 万里沙 淘、簸 自天涯 气势磅礴 波涛汹涌 浩瀚绵长 夸 张 理解诗意 “九曲”“万里沙”“淘”“簸”“天涯”,这几个词运用了夸张手法,凸显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浩瀚绵长的特点,体现其雄浑壮阔的气势。 理解诗意 2.“同到牵牛织女家”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丰富的想象,并借用张骞穷河源遇牛郎侄女的典故,“直上”表现自己不惧黄河惊涛骇浪的豪迈气概。 同时“直上”二字接通天人两界,表现出充满理想色彩的男耕女织、宁静祥和的浪漫情境。 情 知人论世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诗人,世称“诗豪”。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 知人论世 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遭遇贬谪后,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 主旨把握 诗中描写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5课《青春之光》教学设计(2025-02-06)
第16课《有为有不为》教学设计(2025-02-06)
第11课《山地回忆》教学设计(2025-02-06)
第20课《井冈翠竹》 教学设计(2025-02-06)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02-0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