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61268

4.10 人体的能量供应 知识清单+试题练习(含解析) 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生物

日期:2024-06-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3491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4.10,北师大,下册,七年级,解析,练习
  • cover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1. 能量的来源:食物中有机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 2.食物燃烧的实质:食物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3.用热价来衡量食物放出的热量。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 。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 脂肪38KJ/g,蛋白质23 KJ/g, 糖类17KJ/g。 4.质量相同的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蛋白质放出的热量次之,最少的是糖类。 5.人体内的食物中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 6.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7.通过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葡萄糖等能力物质,再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氧气,经过循环系统,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鼻 (1)鼻腔内有鼻毛:清洁空气; (2)鼻黏膜内有黏液腺:分泌黏液,湿润空气; (3)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4)鼻黏膜上有嗅觉细胞:感知气味。 (5)作用:清洁、温暖、湿润空气,减少对肺的刺激。 2.咽 (1)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2)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处,防止食物入喉,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 3.喉 气体由此进入气管,有声带,是发声器官 4.气管、支气管 (1)管壁“C”形软骨保证气流畅通; (2)黏液腺分泌黏液:湿润、清洁空气; (3)管壁内表面纤毛摆动,通过咳嗽排除灰粒、病菌和黏液(痰)。 5.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1)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 (2)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1. 呼吸的全过程 名称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组织细胞与血液气体交换 怎样实现 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作用 血液循环 气体扩散作用 血液成分变化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2.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肋间肌 膈肌 膈顶部 肋骨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吸气 收缩 收缩 下降 向上向外 容积变小 收缩 小于外界气压 呼气 舒张 舒张 上升 向下向内 容积变大 舒张 大于外界气压 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分子总是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流动) 肺泡氧气浓度>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浓度肺泡二氧化碳浓度<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 (2)交换过程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肺泡内的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 (3)交换结果:静脉血变为了动脉血 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2)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血浆运输 5.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1)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2)结果: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6.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 (1)呼吸:生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2)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 (3)呼吸作用:细胞线粒体中发生的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 1.等量的下列食物,在体内分解后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A.馒头 B.黄豆 C.核桃 D.玉米 2.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g 30 30 30 ① 水/mL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A.实验中,①应该为30 B.从实验结果看,大米、黄豆富含油脂 C.为减少实验误差,应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