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68932

6-1《记念刘和珍君》课件(共5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61807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记念刘和珍君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弃医从文,“鲁迅”是他1918 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作者介绍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后改名周树人,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走近作者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知人论世 (四) 相关链接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1912-1928)于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形成。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段祺瑞)、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三大派系。各派系在列强的支持下,先后爆发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者则把持北洋政府实权,以中央政权的名义发号施令,谋求自身利益。由于政权更迭频繁,被形象地称“城头变幻大王旗”[出自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诗]。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 该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交代具体的时间,用大学的全称,称学生为“君”,表明作者是为革命烈士写悼念文章,庄重、严肃的态度。 “独”“徘徊”,表现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 大沽口事件 1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 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2 三 一八惨案 学生们为爱国请愿而来,却被段政府无情射杀,死后还遭受无耻文人的造谣污蔑,在此背景下,作者怀着满腔的悲愤之情写下这篇悲意慷慨的悼念性抒情散文。 帝国主义的傲慢与北京政府的孱弱,促使学生们走上街头。 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驳复列强最后通牒!段政府因担心局势失控,命令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混乱中,卫兵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77人的“三 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资料链接】 资料一:据当时报纸披露,执政府于3月17日夜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