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85574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27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生有
  • cover
作文主题训练--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二,让我们看到古人衡量伯夷、叔齐行为的“尺子”各有不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出现。有时候我们要用一把尺子量到底,有时候我们需用多把尺子去衡量。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确实,世事纷纷,每个人在面对选择时,都会有权衡与度量,每一个选择背后都藏着自己的尺子。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到第四单元的课文涉及了众多真实或虚构的历史人物,请选择其中的一位,解读他生命中的“权”与“度”,并体现你对于人生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当经济被GDP(国内生产总值)框定,节目被收视率绑架,教育被高考指挥,成功被金钱标识,人们不禁要问:“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一切吗?” 4.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对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例文: 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原则守公正 古人衡量伯夷、叔齐行为的“尺子”各有不同,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社会交往,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规范我们的行为。这个标准就像一把尺子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事物的边界和范围,从而做出公正、公平的判断。因此,我认为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原则守公正,方能守住人生底线,维护社会正道公平。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心中有“标尺”,让一把“标尺”成为社会进步的基石。 规矩,是为人的底线,是人人心中应遵守的“尺子”。孟子曰:“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人,没有底线、惶惶不可终日;一个国家,没有了坚守的底线,将会失去根基。陶渊明清正廉明,从不攀附权贵,也绝不阿谀奉承,而是选择一生坚守原则,把才华赋于诗中,流芳百世;44岁的文天祥在风雨飘零的被俘途中对着长空仰天大笑“生亦何惧,死亦何忧”,坚守忠诚“标尺”,慷慨赴死;当代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守精神家园,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赢得群众广泛赞誉和爱戴。孟子言:“无规矩,不成方圆。”世间万物,皆有“标尺”,它是一种准则,更是一种分寸,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原则管到位。”坚守同一尺子,守护公平公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把尺子量到底”,其实说的是公平公正的问题。要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这样才能做到公平。比如说我们的高考模式,除了凤毛麟角的保送和自主招生以外,全国的高三学生想要进入大学,都是走的同一条道路,参加的同一次考试。而这把尺子对于大家来说都能接受,这样才能做到公正。“一个原则管到位”,也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成立之初就确定的“党指挥枪”“官兵一致”“支部建在连上”等基本原则,都是很好的尺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多年未变,已经成为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