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88152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守护与融合——节日文化的双翼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5次 大小:166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守护
  • cover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守护与融合———节日文化的双翼 写作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历经千年之久,依然存续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春节更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有一些原本重要的古代节日一一寒食节、重阳节、冬至等,却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西方的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则步入寻常百姓家。无论中外,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承载着民族精神。有人认为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有人认为是西方节日的传入冲击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有人认为过洋节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认为中西节日杂处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共通。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分析: 一、考题分析 该作文题目要求联系生活实际,谈论对传统和西方节日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 审题要点包括传统节日的保护与流失、西方节日的传入与文化冲击,以及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可以从文化传承、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等方面入手,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构思要点 传统节日的保护与流失 探讨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以及一些古代节日的逐渐淡出。 分析导致传统节日流失的原因,可能包括现代生活快节奏、文化认同的改变等。 西方节日的传入与文化冲击 分析西方节日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探讨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冲击,涉及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 保护传统节日是否保护“精神家园” 阐述一些人认为保护传统节日是保护民族“精神家园”的观点。 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以及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 西方节日传入是否崇洋媚外 探讨一些人对西方节日传入的反感,认为其是崇洋媚外的表现。 分析是否有合理性,以及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相互影响是否可以被看作一种正常现象。 文化融合共通的角度 提出一些人认为中西节日杂处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共通的观点。 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强调文化融合的积极性和丰富性。 四、补充说明 引用一些相关的调查数据或实例,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或身边的例子,使文章更具亲和力。 语言表达要流畅自然,逻辑性强,切忌生僻词汇的过度使用。 结语 在文章结尾,可以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呼吁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要接纳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存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共同体。 五、范文欣赏 守护与融合———节日文化的双翼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的是清明节的景象,清明节承载着祭祖、缅怀先人的情怀。然而,在现今社会,一些传统节日如寒食节、重阳节、冬至等,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与此同时,西方节日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节日文化的深思:我们应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保护传统节日并非抵制西方节日,也非盲目排外。节日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每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民族性格、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诗人白居易在《清明夜》中所写:“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清明节不仅是一种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西方节日的存在和影响。这些节日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们带来了新颖的体验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以圣诞节为例,人们通过互赠礼物、装饰圣诞树等方式,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新颖独特,具有很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