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88283

第三章问题研究: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33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章,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地理
  • cover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 问题研究 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本节内容是教材第三章提供的问题探究,该问题探究所需要的地理知识与技能由第三章习得。因此,本节内容可看成学生达成课标 1.4 与 1.5 后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过程。 在达成这两个标准以后,结合问题探究的功能,学生应该在本探究中达成再现、迁移、运用的目标,并在探究中再现或创新本章习得的学习技能。结合本案例具体来说,首先,学 生应当能够准确说明阿联酋的自然地理特征,尤其是气候特征,这里的说明包括了解释的含 义。其次,能够分析得出阿联酋缺水的原因,这里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原因。再者,能够 通过恰当的方式搜索出有价值的资料来分析阿联酋已经实施的解决水短缺的措施,并能够思 考人类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在所学知识的迁移过程中能够说出阿联酋 造山引雨的理论基础,并基于这一理论基础对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地点进行选址。最后,学生 应该学会从多角度去综合思考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可行性。在阿联酋这一区域载体下,综合多 种地理要素思考阿联酋水资源匮乏背景下的人地关系,树立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树立人地协 调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社 2019 版普通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材在本章内容介绍了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所带来的天气与气候变化,并深入展现了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自然地理景观形成之间的关系。“阿联酋造山引雨”位于本章主体知识学习后的问题探究部分,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都可以承接本章所学内容。与此同时,通过本案例中关于水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有助于学生学习第四章水运动,起到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及开启第四章的作用。 教材 61 页首先对阿联酋“造山引雨”进行简要的背景介绍。随后提出了学习思路,即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阿联酋水资源现状———了解已有措施———推测造山选———造山可行性探究 这一学习过程来进行活动探究。该探究思路清晰明了且难度可控,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资料的收集也使得学生能够进行直接经验获取的环节,利于学生直观掌握学习方法。 随后,教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知识拓展,分别拓展了阿联酋的水资源状况、阿联 酋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阿联酋“造山引雨”的设想。每则资料后都附带了高质量的问题, 是问题探究的好抓手。但这些问题综合性程度高,学生难以全面思考,这就体现了教师在学 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进行点拨,复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训练学生 综合思维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学生收集资料时就抛出难度恰当的问题来给学生的 思考当抓手,为课堂活动做铺垫。 最后,教材抛出了终极问题———讨论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可行性。这个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科学问题,阿联酋花费巨大经济代价进行研究。作为高中学习,学生若能够定性的 从几个要素层面进行简单的综合分析就达成了问题探究的目标。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究前已经学习完本章大气运动的内容,已经能够据图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 解释常见天气现象成因,并且能够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能够分析气候与气压带、风带 之间的关系,理解气候与自然景观形成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对于分析阿联酋地区缺水现状具 有较强的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对于阿联酋目前采取的措施及原因了解甚少,缺乏背景知识, 而且在分析阿联酋缺水的原因及对策时,针对目前的学习能力来看,较少的学生能够从多角 度、多因素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此问题。针对目前高中生思维的特征,教师应当采纳教材提供 的探究思路,以问题的形式为抓手指导学生课前先对阿联酋国家及缺水情况进行基本认知, 然后在一定讨论的基础上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