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B【解析】太阳系七大行星与太阳距离差异显著,①错误;七大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且 是它们能在同一观测方向上形成连珠的基础,②正确;七大行星自转周期影响的是行星自身 的昼夜更替,与“七星连珠”现象无关,③错误;七大行星公转速度和周期有差异,且会在特定 时间形成公转位置的对齐,④正确。故B选项正确。 2.D【解析】极光是太阳活动引发的现象,而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 大气环流变化等相关,二者无直接关联;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无线电长波通信受电离层影响小:地球公转速度主要受日地距离影响,与太阳活动及极光现 象无关;极光的出现通常伴随太阳风增强,太阳风挟带的高能带电粒子冲击地球磁场,会产生 “磁暴”现象。故D选项正确。 3.D【解析】由材料可知,北美地区出现日全食的当日为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一),当日月相 是新月。故D选项正确。 4,B【解析】太阳活动的强弱由太阳自身活动周期决定,与日全食无关;平时因太阳光球层(最 亮的内层大气)光芒过强,色球层和日冕层被掩盖,人们无法用肉眼观测到,日全食时,月球完 全遮挡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得以显现,人们用肉眼可观察到色球层:日全食期间,月球遮 挡太阳辐射,总辐射量有所下降;太阳核聚变反应强度不受日全食影响。故B选项正确 5.A【解析】由图可知,青海太阳辐射能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东南部少,西北部多,即整 体由东向西增加。故A选项正确。 6.C【解析】青海全省纬度跨度较小,太阳活动和纬度差异均对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小; 青海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阴雨天气多于西北部,天气状况是影响青海太阳辐射能 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白昼长度相差不大。故C选项正确。 7.B【解析】荒地面积广,有利于集中布局光伏板:青海距离东部地区远,光电输送距离远;水 资源对光伏发电的直接影响较小;在利用光伏发电的同时,还能治理荒漠化等生态问题。故 B选项正确。 8.A【解析】据图可判断甲纪为古生代泥盆纪,为古生代中期,是海洋鱼类空前发展时期:到了 古生代晚期,部分海洋鱼类演化成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种类繁多;原始鸟类在中生 代出现。故A选项正确。 9.C【解析】白垩纪为中生代末期,出现了恐龙大灭绝事件,其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小行星撞 击地球。故C选项正确 10.C【解析】藻类植物多生活在水体中,是地球早期(前寒武纪)重要的植物种类;蕨类植物在 古生代特别繁盛:侏罗纪属于中生代中期,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是新生代出现的植物类 型。故C选项正确 11.B【解析】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上地慢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图中①为硅铝层,② 为硅镁层,③为软流层,④为上地幔,⑤为下地幔,⑥为外核。故B选项正确。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辆射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图2示意青海省太阳辐射能 高一地理试卷 (单位:W/m)空问分布。据此完成5一7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图2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二节。 5.青海太阳辐射能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自东向西增加 B.自南向北战小 2025年3月2日前后,太阳系的七颗行星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