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面是王华同学从“错题集”中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无需加以改正的是 A.CO可用于炼铁,也可导致人中毒 B.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D.3Fe3+表示3个亚铁离子 2.将CO通入盛有16gFe2O3固体的试管中,高温下反应,并将产生的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质量为14.4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 B.通入CO的质量一定大于2.8g C.理论上确定,试管中残留固体可以是FeO D.反应后澄清石灰水增重1.6g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铁可用于制造剪刀 B.锌常用于电镀,制造干电池 C.铝可用于制造电线 D.碳素钢的主要成分是铁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 B.干冰用于保藏食品 C.酒精用于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食物变质 C.纸张燃烧 D.矿石粉碎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将稀硫酸滴在打磨过的铝: D.氧化汞受热分解: 7.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粮食酿酒 D.金属生锈 8.下列实验的方程式书写正确、基本反应类型标注也正确的是 A.用氯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B.点燃镁条:化合反应 C.用金属铜置换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反应 D.炼铁的原理:还原反应 9.如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我国古代炼铁图,下列关于炼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炉炼铁的原理是高温条件下,用CO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B.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C.焦炭的作用是为反应提供高温,并产生还原剂CO D.高炉炼铁得到的产物是纯铁 10.小明对实验室炼铁的原理进行了以下整理,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 12.如图是探究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实验,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需要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 D.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B.保险丝在电路中熔断 C.在铝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利用铁的延展性制铁丝 14.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石墨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D.用铁粉做干燥剂 15.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青铜(铜锡合金) B.焊锡(锡铅合金) C.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D.铜火锅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用稀盐酸除去小刀上的铁锈: 。 (2)有非金属单质参加的置换反应: 。 (3)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反应: 。 17.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 玻璃车 B 镁铝合金车体 C 塑料小桌板 D 涤纶座套 (2)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性。 (3)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