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97856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研学旅行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181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研学
  • cover
(课件网) 2024高考作文预测: 研学旅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快意自然,知行合一。”研学旅行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道风景。但在某校组织高二暑期赴省外进行山水研学之旅时,遭到了“冷遇”。“马上高三了,出去耽误学习。“从来没有独自外出过,谁能照顾我 ”“去省外,又这么多天,怕家长担心。”“打开网络观天下,何必劳费身心 ” 面对各种不同的理由,你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高二年级学生会”的名义,写一篇“告高二年级全体同学书”,体现你的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 材料反映了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研学旅行的一种现象:尽管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锻炼自我,但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其持有疑虑和担忧。面对这些疑虑,高二年级学生会需要回应并阐述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和问题。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 倡导研学旅行,认为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强调研学旅行与学习的关联,反驳“耽误学习”的观点。 提倡独立自主,鼓励同学们在研学旅行中锻炼自我。 回应家长担忧,提出安全措施和保障方案。 利用网络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研学旅行的形式和内容。 写作时,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和学校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引出话题:阐述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其与学习的相互促进关系。 回应疑虑:说明研学旅行不会耽误学习,而是学习的一种延伸和补充。 强调独立自主:鼓励同学们在研学旅行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安全措施:针对家长担忧,提出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消除家长顾虑。 线上线下结合:提出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研学旅行形式和内容,使之更具实效。 总结:呼吁全体同学积极参与研学旅行,充实暑期生活,提升自我。 在立意上,应站在积极倡导研学旅行的立场,阐述其对同学们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担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论述研学旅行的诸多优点和保障措施,改变同学们和家长的观念,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研学旅行,共同丰富学习生活。 【作文素材】 1. 儒家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走过鲁、卫、陈、蔡、叶,路过过郑和楚。道家李耳无须多言,楚、周、鲁、秦都留下了足迹,最后还“骑青牛出函谷关”了;庄子的学问渊博,也是因为他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墨家,墨子着草鞋,步行天下,在各地游学,行迹很广,从宋到齐,又到郑、卫。兵家和法家的领袖也莫不如是。纵横家就牛气多了,孙膑、庞涓属于第一类的游学,而苏秦、张仪则兼具了第一、二两类的特征。据《史记》,同一时期的春申君也是“游学博闻,事楚襄顷王”。 【作文素材】 2. 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等“唐宋八大家”,均有丰富的远游经历。南宋诗人巩丰《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描绘了古代学子远行求学的心态和不易:“士游乡校间,如舟试津浦;所见小溪山,未见大岛屿;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 【作文素材】 3.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精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