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讲核心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讲核心 一、显微镜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_____; 光弱时使用_____。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 2. 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约_____处 、安目镜(直接安在镜筒上)和物镜(旋进转换器上)。 (2)对光:“三转”:①转动转换器:使_____ 对准通光孔; ②转遮光器:选_____ 对准通光孔; ③转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 。通过目镜看到_____ 的圆形视野,对光完成。 光线:反光镜→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3)观察:①放置标本: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压:用压片夹压住玻片, ③降低镜筒: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从侧面注视 _____,防止玻片被_____ )。 ④升:左眼看_____ ,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⑤细调:再略微转动_____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_____ 。 观察物像: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画图像,图中较暗的地方用_____ 表示。 (4)整理与归放:升镜筒取下玻片,镜头用擦镜纸擦、物镜偏两旁、镜筒降最低 【显微镜操作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镜归箱。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 。例如:目镜10倍,物镜10倍,放大倍数=10 X 10 =100倍。 ②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_____ 。 如:物“b”, 像“q”;物“上”, 像“_____ ”。 ③换物镜时,应转动_____ ,换光圈时,应转动_____ 。 ④目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 。(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⑤视野看到有一个污点,污点可能在_____、_____、_____ ,如何判断:转动目镜,若动则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则在玻片标本上;若污点不动,则在物镜上。 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_____ ,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植物细胞 1、玻片标本的类型: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 盖: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出现_____ 而影响观察(气泡:具有黑边的圆圈,轻压盖玻片,该物会移动)。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壁(保护、支持作用)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在普通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 ③细胞质(流动,加速物质交换) ④细胞核(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的信息库) ⑤液泡(含细胞液,“五味”在其中)我们通常所吃的水果中甜味和酸味物质就位于_____ 中的_____ 中。 ⑥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内含叶绿素。) ⑦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释放能量) 三、动物细胞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滴生理盐水的目的:保持_____。 2、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