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35094

8.8 眼睛和眼镜 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95798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八年级,物理,改版,学年,眼睛
  • cover
(课件网) 8.8 眼睛与眼镜 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的讨论交流,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保护视力的意识,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目标 重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及近视与远视的形成与矫正。 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与矫正。 教学难点 欣赏:睁大眼睛看世界…… 问题: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情境引入 【思考】你知道眼睛是如何清晰地看到物体的吗? 1、你知道眼睛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结构】 2、你知道眼睛这些部分的的作用吗? 认识自己的眼睛 探究新知 睫状体 角膜 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 玻璃体 通往大脑的神经 晶状体 相当于凸透镜 焦距一般5cm 具有成像作用 视网膜 相当于光屏 布满感光细胞 视觉暂留功能 【眼睛结构】眼睛各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总结】眼睛为何能看到物体? 【原理】当u>2f 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 眼睛调节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的两个极限点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2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约25cm,叫做明视距离。 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即焦距来实现 【说明】 【思考】所有人的眼睛都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吗? 眼睛的调节 眼睛是靠睫状肌的调节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成因: 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视力的矫正 特征: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总结:晶状体过凸,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合作探究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特征: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成因: 矫正: 总结:晶状体过平,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镜) 【眼镜度数】不同程度的缺陷配不同度数的眼镜 【换算】 眼镜的度数 =100/f A.计算时 f 以m为单位 B.凸透镜度数取正数 C.凹透镜度数取负数 1、某同学测得他奶奶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cm,则此眼镜 的度数为 度。 2、某同学测得自己的眼镜度数为-500°,则此眼镜的焦 距为 cm。 视力的矫正 【方法】如何检查和保护自己的视力? 三“要” 1、读写姿势要端正 2、日常用眼要卫生 3、眼保健操要坚持 三“不” 1、强光弱光不写字 2、走路坐车不看书 3、电子产品不常看 视力的保护 照相机和眼睛的异同点 项目 照 相 机 眼睛 结构 成像 调节作用 镜头(凸透镜) 晶状体(凸透镜) 光圈 瞳孔 胶片(有感光材料)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缩小、实像 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时,减小(或增大)镜头到底片间的距离(像距),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状体的曲度以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1】(1)远视眼看   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   。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因此来自    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 (2)远视镜是   ,利用其能使光     的特点,使来自     物体的光会聚在     上。 答案(1)近处  后方  薄  弱  短  近处  (2)凸透镜 会聚  近处  视网膜 巩固练习 【2】 如图是杨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 远视眼 凸透镜  B. 远视眼 凹透镜 C. 近视眼 凹透镜 D. 近视眼 凸透镜 答案:A 解析:从图中的成像情况可知,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这说明该眼睛的 晶状体的折光能力较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