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自然选择与适应 练习 一、单选题 1.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图中所示为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D.曲线乙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2.某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占25%,Aa个体占60%,a的基因频率为 A.55% B.50% C.45% D.30% 3.在一个数量足够大的种群中,下列因素不改变其基因频率的是( ) A.迁入和迁出 B.自然选择 C.随机交配 D.基因突变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B.杀虫剂消灭害虫过程中,由于选择提高了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 C.研究种群遗传和进化时,要考虑基因在种群的相继世代中的传递和分配 D.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这个种群不一定发生了进化 5.白三叶草体内氰化氢的合成受G、g和H、h两对等位基因控制,G和H同时存在时,个体能合成氰化氢,可以避免食草动物的进食。下图为某地不同区域白三叶草种群中有毒个体的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草食动物是白三叶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 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三叶草种群的进化 C.与市中心相比,乡村白三叶草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较低 D.基因重组会增加基因型种类,但不会影响G和H的基因频率 6.现在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种群中全部的B和b不能构成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 B.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性大熊猫的概率约为28.6% D.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40% 7.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AA、Aa、aa的个体组成,每100个个体中AA、Aa、aa分别有16个、48个、36个。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16% B.40% C.50% D.80%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种群的基因库不发生改变 B.自然选择对同种生物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C.某相对性状中,显性纯合致死,则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频率之和小于1 D.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往往都会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即共同进化 9.从某种群中随机挑选200个个体,测得个体的基因型为AA的有65个,Aa的有110个,aa的有25个。则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 A.35% B.60% C.75% D.80% 10.某植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56%、8%和36%,不考虑变异和致死,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 B.该种群自交两代后,Aa的基因型频率会增加 C.该种群自由交配两代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16% D.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持续增加,可能是aa决定的生物性状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11.哈迪—温伯格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那么( ) A.种群没有进化 B.自然选择正在发生 C.种群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2.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20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20年内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年 AA(%) Aa(%) aa(%) 1 40 40 20 20 36 48 16 A.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没有较大变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 C.该种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