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京课改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四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华传统文化·谚语】(2023辽宁朝阳中考)“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农谚中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空气和水分 B.温度和水分 C.土壤和阳光 D.空气和阳光 2.(2023北京大兴二模)豆科植物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供给植物氮素养料,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 ) A.竞争 B.寄生 C.共生 D.捕食 3.(2022北京平谷一模)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将它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的适应性是相对的 4.(2023广西柳州期末)白鹭的腿长、喙长,适于在浅水中行走觅食,这体现了( ) A.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对环境的改变 5.【中华传统文化·诗词】(2023北京通州期末)下列诗句或谚语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6.(2022北京西城二模)高温干旱的非洲地区有一种没有叶片的绿玉树(又称为光棍树),其枝条碧绿光滑。下列关于绿玉树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它的根系不发达 B.蒸腾作用比较旺盛 C.枝条能进行光合作用 D.环境使其发生有利变异 7.(2023湖南长沙中考)沼气池中的某些细菌能分解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这些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8.【跨学科·模型制作类】(2023北京通州一模)某同学动手制作了小型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依据图片制作的生态瓶必须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 B.此生态瓶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是没有分解者 C.从当地自然水域取材制作生态瓶,稳定性更好 D.此生态瓶的自我调节能力弱,不能永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9.(2023安徽中考)某农田中种植着大豆,同时生长着稗草、鸭跖草等杂草,分布有七星瓢虫、大豆蚜等动物和根瘤菌等微生物。下列关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豆、稗草和鸭跖草都是生产者 B.根瘤菌与大豆之间是寄生关系 C.七星瓢虫的能量可以流向稗草 D.农田中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10.【跨学科·语文】(2023江苏苏州中考)《说苑·正谏》中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在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环节是( ) A.树 B.蝉 C.螳螂 D.黄雀 11.【新独家原创】南海子公园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有喜鹊、麻雀、白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人工湖内生活着藻类、睡莲、鲢鱼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湿地生态系统最关键、最基本的成分是藻类和睡莲 B.鲢鱼、喜鹊、麻雀、白鹭都是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循环流动的 D.“藻类→鲢鱼→白鹭”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12.(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13.(2023北京燕山一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草为生产者,能够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B.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多于蝗虫 C.物质在该生态系统进行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D.图中有3条食物链 1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