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哆来咪》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 罗杰斯和奥斯卡 哈默斯坦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改写而成的。1965年电影版《音乐之声》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它是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让孩子们知道了“哆来 咪 发 嗦 拉 西”这7个音符是学好音乐的基础,学习歌曲,体验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对节奏也能掌握的很好。饱满的气息支持和声音的控制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哆来咪》这首歌曲,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体验,合作,欣赏和演唱歌曲中的7个简单音符,灵活运用柯达伊手势引导学生从视觉上理解各音阶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以及音响效果。 (三)情感与价值关目标: 1、在歌曲中感受歌曲欢快、诙谐有趣的特点。 2、引导学生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到歌曲的活泼、诙谐,从而让学生从小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歌曲中音阶的高低及音准问题。 五、教学方法: 欣赏法、启发法、感知体验法。 六、教学过程: (一)节奏练习 教师提问:哪是附点音符? 学生练习节奏(注意附点音符) (二)初听歌曲《哆唻咪》情绪? 1.视唱歌谱 学唱方式:采用教师弹琴,学生唱曲谱———听唱法。 2.分乐段唱歌谱 试完整演唱(第一遍) 3.找出学生唱的不足点 4.完整演唱(第二遍) 5.容易出现的错误: a.附点音的时值唱不够 b.降7的音准 6.继续找出唱的不足的地方 7.完整演唱(第三遍) 8.不同学生分乐句演唱歌曲(找出几个唱的好的学生) 9.教学拓展:看视频 《音乐之声》的视屏 节选其中一段的。玛利亚带着孩子在草地上边玩边唱。(渐慢、渐弱) 10.完整演唱,注意用声音唱出不同乐段的变化。 11.看老师指挥,演唱歌曲。 (三)拓展表现歌曲 1.听一听《快乐男生》歌唱比赛中两位选手合作演唱的《我爱米兰》。 2.他们的演唱有很么特点?生,音乐加入“啦”,音乐显得活泼。 3.看乐谱,认加入的音,哼唱,分组合作演唱。 4.在音乐的海洋里还有许多歌曲都是表现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你听过什么?生回答。 5.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鲜花爱雨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片段,刚才《我爱米兰》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6.我们老师就象米兰一样朴实、平凡,在教育这块乐土上默默耕耘,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成绩来回报我们敬爱的老师,学《感恩的心》手语,跟着音乐走出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