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设计 F 版本学科:统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单元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亲情之爱》 K 作业设计目录 一、 单元信息 1 二、 单元分析 1 (一) 课标要求 1 (二) 教材分析 1 (三) 学情分析 2 三、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2 四、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3 (一) 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 3 (二) 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流程 3 五、 课时作业 3 7.1家的意味(第一课时) 4 7.2爱在家人间(第二课时) 8 7.3让家更美好(第三课时) 12 六、 单元质量检测 17 (一) 单元质量检测内容 17 (二) 单元作业质量检测属性表 22 (三) 教师评价 22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道德与法治 七年級 第一学期 统编人教版 亲情之爱 单元组 织方式 口自然单元 Ef重组单元 课时 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家的意味 第七课第一课时 2 爱在家人间 第七课第二课时 3 让家更美好 第七课第三课时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依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以 下简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对应内容 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 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 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 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 法治观念 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强化权利与 义务相统一和守法用法意识。 健全人格 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的关系;善于倾听他人 意见,自我改进。 责任意识 自觉分担家庭责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思维导图 内容内在逻辑 本单元亲子之间的交往既承接了上一课的“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为七年级 下册关于中学生提升在集体中的交往水平和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单元 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框“家的意味”,通过对“家规” “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 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进行深入思考,学会孝亲敬长。 第二框“爱在家人间”,通过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对 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第三框“让家更美好”,通过对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 现代家庭的特点,树立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共创和谐美德之家。 从初识家中“孝”,体验家中“爱”,处理家中“冲突”,到自觉共建家庭 “美德”,学生逐步体味亲情之爱,将“亲情之爱”内化于心、夕卜化于行。 (三)学情分析 (1) 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不 断增强,逆反心理更加强烈,情绪波动较大。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 性正处于萌芽阶段,不能全面地看待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也不能理性、 冷静地解决亲子冲突。 (2) 校情分析 因我校地处市郊,部分学生家长在外务工,导致他们长期缺少父母陪伴,缺 乏和父母沟通,亲情之爱较缺失。因而,本单元作业在情境设置上,既贴近学生 生活实际,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通过阅读、思考与探究,理解“家”的内涵与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 长的重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通过设计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 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为父母分忧解难,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通过判断说理等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通过漫画感悟、情境分析、编写小诗等创新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明白亲 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掌握处理亲子冲突的正确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