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复习:科学测量专题 一 、选择题 1.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小明欲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 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10 页) A. C. B. D. 3.小明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 19 毫升, 倾倒出部分 液体后,俯视液面, 读数是 11 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毫升 B.大于 8 毫升 C.小于 8 毫升 D.无法判断 4.向量筒里注水, 仰视读数为 amL,倒出一部分后, 俯视读数为 bmL,则倒出的体积为( ) A.等于(a-b)ml B.大于(a-b)ml C.小于(a-b)ml 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5.如图所示, 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其中刻度尺放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单位换算过程选自七年级同学作业中,你认为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8 米=1.8×1000=1800 毫米 B.1.8 米=1.8×1000 毫米=1800 毫米 C.1.8 米=1.8 米×1000 毫米=1800 毫米 D.1.8 米=1.8 米×1000=1800 毫米 7.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 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B.12.34cm C.12.36cm D.12.35cm 8.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D.1mm、2.80cm 9.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 ”与“测量结果 ”汇总表,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测量木板长度时皮尺拉得过紧 偏大 B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 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 偏大 D 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绕细铁丝 偏小 A .A B .B C .C D .D 10.用体温计测得小科的体温为 37.3℃, 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妍和小孙的体温,如果小 妍和小孙的实际体温为 37.1℃和 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37.1℃和 37.3℃ B.37.1℃和 38.4℃ C.37.3℃和 37.3℃ D.37.3℃和 38.4℃ 二 、填空题 11.科学上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 0℃ , 的温度定为 100℃。 12.用一根金属丝在圆杆铅笔上,密绕 20 圈,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 20 圈的宽度是 ,那 第 2 页(共 10 页) 么这根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13.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科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该矿 石的体积为 厘米。 同学们对小科的测量结果提出了疑问,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大了,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小了。 你的意见如何? 并说明理由 。 三 、实验题 1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 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 V2,计算石块 的体积为 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 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 甲“或“ 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 1 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第 3 页(共 10 页)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