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62242

高三生物总复习课件-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38讲 种群及其动态(共4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22595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物,高三,PPT,47张,动态,及其
  • cover
(课件网) 第38讲 种群及其动态 高三生物总复习课件-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基础·精细梳理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1.下图是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⑤分别代表的种群特征是_____ _____。 (2)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 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 (3)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_____。 2.在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以降低害虫的出生率,其原理是_____ _____。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情境推理·探究 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蝗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2.(2023·江苏徐州期末)下列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迁入率、迁出率 B.种群数量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没有死亡率才能导致其数量增长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 D.任何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数量比例均为1∶1 【考向1】结合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考查科学思维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典例·精心深研 (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4)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 种群数量变化的特殊实例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典例·精心深研 跳出题海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基础·精细梳理 (1)逐个计数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 (2)样方法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基础·精细梳理 (2)样方法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基础·精细梳理 (2)样方法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基础·精细梳理 (2)样方法 名师解读 ①样方大小确定方法为根据被调查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确定样方的大小。 ②样方法调查时要强调“随机”取样,原因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法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③调查时若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基础·精细梳理 (3)标记重捕法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基础·精细梳理 (4)黑光灯诱捕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5)抽样检测法 对于酵母菌等微生物可以用抽样检测法调查种群密度。 提醒 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 ①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照片和视频; ②根据动物的粪便特征计数; ③通过动物的声音特征进行计数。 3.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