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67261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日期:2025-10-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685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学年,2023-2024
  • cover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同学的身高是1.657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B.一把钢尺受热后,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偏小 C.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若铜丝在笔杆上缠的太松,测量的结果会偏小 D.测量小明实心球的成绩时,体育老师应选择长15m,分度值为1mm的卷尺 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 A.3.65cm B.3.6cm C.3.65mm D.0.36dm 3.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96mm=0.96×10-3μm=9.6×10-4μm B.9.6cm=9.6÷100m=0.096m C.9.6cm=9.6×10mm=96mm D.9.6cm=9.6cm×10=96mm 4.2019-nCov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的分析。基因组分析显示,该病毒与此前在蝙蝠体内找到的一组SARS样冠状病毒密切相关。含有新冠病毒的气溶胶直径通常为(  ) A.5厘米 B.5纳米 C.5毫米 D.5微米 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刻度尺的刻度不完全均匀 B.刻度尺的刻度没紧贴被测物体 C.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不垂直 D.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7.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m B.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37℃ C.人一眨眼的时间大约为 30s 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 0.5kg 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7mm=7×1000m=7×103m B.7mm=7×m=7×10-3m C.7mm=7×mm=7×10-3m D.7mm=7mm×=7×10-3m 9.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误差的产生和测量工具有关 B.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C.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D.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10.下列各式单位化简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请填写适当的长度单位:小明的身高约1.68 ;课桌的高度约80 。 12.如图所示,用两把尺子测同一物体的长度,B尺的读数为 cm。 13.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秒表的读数为 s。 14.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 15.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正确。 16.如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 ;图乙中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它示数是 。 17.图中,该木块长度为 . 18.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是其剖面图,请你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线圈的总长度是 cm,细铜丝的直径是 cm(直径保留3位小数)。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cm. 20.实验探究: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1)步骤与方法:小宇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B.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为D=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数据分析:如图所示,小宇将粗细均匀的铜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26圈,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铜丝的直径为 cm(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如果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A 6.D 7.A 8.B 9.B 10.A 11. m cm 12.2.35 13. 3.25(3.23~3.27) 275 14. 1.85 4min8s 15. A A 16. 2.80cm 液体的热胀冷缩 ﹣3℃ 17.2.70cm 18. 3.50 0.18 19. 1 3.00 20. CADB 1 0.08 偏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