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67943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371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课,西汉,建立,文景之治,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名称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科与教材版本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内容,介绍了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三个内容。西汉建立是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前提,“文景之治”是前两者发展的结果。汉初70年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为下一课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西汉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学情分析 1、内容认知:七年级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例如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因此要化抽象为具体,利用直观的图片、视频和生动的故事帮助其掌握知识。 2、知识水平:学生对有关汉朝的人物、事件、社会状况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的学习了解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史实,从而认识到汉初统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节俭的简朴作风,明白“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培养勤俭持家,节约爱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材料分析法、图片视频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咏叹高祖》 --唐·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学生读古诗,回答问题:诗中的“汉祖”指的是谁?这首诗描述了什么历史史实? 展示图片:“汉并天下”瓦当 引导学生看图片文字,理解“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 二、预习检测 1. 年 建立 朝,定都 (今陕西 ),史称“ ”。 2.由于 和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 景象。西汉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 3.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是内容是:① ,② , ③ 。 4.汉文帝与汉景帝注重 ,提倡 ,进一步减轻 ,把田赋降到 ;重视“ ”,废除 ;提倡 ,反对 。 5.文景时期, 发展、 清明、人民 、国力增强,史称 “ ” 。 三、新课探究 (一)西汉的建立 1.学生阅读教材,概述西汉建立的基本情况: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回顾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让学生理解秦亡汉兴的史实。 2.西汉初年的社会境况 展示史料: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汉书·食货志》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材料反映西汉初年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况?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汉初的统治者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残破荒凉,人口锐减。 原因:秦的暴政和长期战乱。 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学生学会解读史料的方法,理解论从史出)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2.内容: 展示史料: 夏五月,兵皆罢归家…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辩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汉初慎重民力征发制度,缩短了服役时间,规定年满23岁开始服役,56岁免役… 。———《汉书》 解读材料,归纳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释放奴婢,增加农业劳动力; ③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减轻赋税、徭役和兵役。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汉文帝与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1.内容(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