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84457

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同步练习(含解析) 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309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化学,初中,全国,教版,解析
  • cover
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化学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数据,下列数据不正确的是 A.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体重的70% B.生铁的含碳量为2%-4.3% C.用托盘天平称量8.13g氯化钠固体 D.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总体积的0.94% 2.将一部分变成铜绿[Cu2(OH)2CO3]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发现灼烧前后固体的质量没有变化。则原铜块中铜与铜绿的质量比为(  ) A.64:111 B.124:111 C.62:111 D.31:111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混合气体 B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分别向等量样品中加入等量肥皂水 D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A.A B.B C.C D.D 4.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一种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D.该反应中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可能用到的一些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②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上 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用①作发生装置 C.用⑤收集氧气时,气体从管口a进入 D.制取氢气时,可用③作收集装置 6.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气和液氧混合属于纯净物 B.乙醇和氧化铜都属于氧化物 C.过滤后的河水属于软水 D.四氧化三铁和生铁都属于合金 7.下列做法与目的不符的是 A 鉴别空气与呼出气体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B 鉴别水和食盐水 观察颜色 C 比较铝合金和铝硬度 相互刻画 D 实验室制备纯净的水 蒸馏自来水 A.A B.B C.C D.D 8.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二、判断题 9.含有金属元素的物质都是金属材料( ) 10.生铁和钢都是铁单质( ) 11.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也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 12.向锌粒中滴加稀硫酸—固体表面出现气泡,固体减少,放热( ) 1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 三、科学探究题 14.小敏很好奇易拉罐的材料组成,为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 (1)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2)部分金属的价格: 金属 铝 锌 铁 锡 铅 铜 银 铂 金 价格(元/公斤) 13 23 4 146 16 49 3600 196000 282000 (3)K Ca Na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镁能与热水发生类似反应放出氢气,铝和水在加热时反应也很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材料分析:①.从金属的价格上看不可能是Sn、Ag、Pt、Au; ②.从易拉罐的金属颜色上看不可能是Cu; ③.从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上看不可能是K、Ca、Na、Mg; ④.从金属的毒性看不可能是Pb和Hg; ⑤.因此,易拉罐的材料可能是 (填元素名称)。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磁铁吸引 易拉罐不能被吸引 ① 将打磨后的易拉罐样品剪碎,加入 溶液 样品上有细小气泡,表面覆盖一层白色金属 该易拉罐成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综合应用题 15.回答问题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位居第 (填数字); ②2个钾离子: 。 ③3个二氧化硫分子: 。 ④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2)芯片、光导纤维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制造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