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噪 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降低噪声影响,守护听力健康,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措施中主要是在声源处喊弱噪声的是( ) A.教室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 B.剧场内墙壁用吸音材料装饰 C.配戴上防噪声的耳罩 D.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2.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 m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关于该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C.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 D.音箱发出的乐音也会成为噪声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D.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4.在城市道路上有学校的地方常看到“学校门前,禁止鸣号”的警告牌,禁止车辆在通过学校门前路段时高声鸣号,这是因为( ) A.怕汽车喇叭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B.怕学生将汽车喇叭声误听为上下课的信号声 C.怕正集精会神听课的学生受到喇叭声的惊吓而生病 D.控制学校附近的噪声等级,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安静环境 5.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的名曲《百鸟朝凤》中,模仿的多种鸟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唢呐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改变声音的音调 D.悦耳动听的唢呐声一定不会是噪声 6.有关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C.关上窗户,会感到屋外的声音变小,是因为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较高的隔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某同学打电话时,能通过电话听出是父母的声音,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8.小明在写作业时,楼下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以下措施中不能减弱这种噪声的是( ) A.戴上耳机 B.打开窗户 C.拉上厚窗帘 D.与播放者协商后减小音量 9.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分散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 10.下列有关声音的四幅图,描述错误的是( ) A. 改变按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弦的振动频率 B. 用力越大,声音的分贝数越大 C. 实验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D. 道路旁的隔音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二、填空题 11.人们把 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它除了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外,还会损害人的健康. 1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冬天一夜大雪过后,城市安静了很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声音的速度受 影响而变慢;二是蓬松的雪可以有效地吸收 。 13.“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声音的 来判断的。如图所示,甲、乙是2种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乙声音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14.如图所示是学校的录播教室。同学们回答问题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 产生的。声音通过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到老师的耳朵中,为了防止教室外的嘈杂声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用了新型的隔音材料,这是在 (选填“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