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00946

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8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九年级
  • cover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电阻器的符号和标称值。 了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和合作意识。 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不同材料的导体(如铜丝、镍铬合金丝)、开关、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电路图、实验数据和结论。 实验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手电筒亮度变化的视频,提问:“为什么手电筒的亮度可以调节?”引导学生初步思考电流与亮度的关系。 教师进一步提问:“是什么在影响电流的大小呢?”引出电阻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授】(35分钟)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10分钟) 教师讲解电阻的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并介绍电阻的符号和单位欧姆(Ω)。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电阻器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电阻器的种类和标称值识别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电阻的概念,了解电阻的单位和表示方法。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2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 教师介绍实验方法:“我们将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并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并归纳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关系式。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加深对电阻影响因素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步骤: a. 保持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改变导体的长度,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电阻值。重复几次以减小误差。 b. 保持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不变,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重复上述测量和记录过程。 c. 更换不同材料的导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a和b。 d.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式。 电阻的应用(5分钟) 教师介绍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电阻可以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举例说明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电阻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今天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概念和单位以及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发现了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这些知识将为我们后续学习欧姆定律等电学知识打下基础。”同时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以激励全班同学继续努力学习物理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明确后续学习目标;同时表扬优秀表现激励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