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10974

3.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2321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内嵌,九年级,化学,教版,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食盐能否无限溶于水中 1.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会判断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如何进行相互转化。 如果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能无限地溶解吗? 活动1: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1.在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硝酸钾全部溶解 5g 硝酸钾 20 mL水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硝酸钾部分未溶解 再加5g硝酸钾 通过上述操作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 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的溶解。 1.饱和溶液 像这样,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这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的定义 2.不饱和溶液 (1)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有未溶解的溶质,且固体溶质不再溶解 ②没有未溶解的溶质的溶液,再加少量的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应注意 1.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能够相互转化。 2.应明确“某一溶质”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以继续溶解蔗糖,因为该溶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是蔗糖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已经达到最大限度。 3.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实验用品: 实验过程: 大烧杯、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玻璃棒;硝酸钾、蒸馏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在盛有10 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 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2. 将上述得到的液体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充分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将该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待试管冷却后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3. 在步骤1的小烧杯中再加入10 mL水并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有部分未溶解 固体未溶解; 加热后固体溶解; 冷却后又有固体析出 固体全部溶解 本实验中采用哪些方法实现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思考: 根据该实验探究,可以得出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饱和溶液 不饱和 溶液 ①增加溶剂 ②降低温度 ①减少溶剂 ②升高温度 ③增加溶质 ③增加溶质 1.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B.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C.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 A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D 3.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试举出三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 ; ② ; ③ 。 向溶液中添加KNO3 恒温蒸发掉一部分水 降低温度 4.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时,200克很稀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降低温度接近0℃ B.恒温蒸发足量水分 C.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 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 C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