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20522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日期:2025-05-1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2264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地理,必修,2019,人教,高中,中国
  • cover
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5章 第3节 教学设计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3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目录 一、学习目标 二、必备知识 三、情景探究 探究一: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建设 探究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探究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 四、学习效果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3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一、学习目标 1.结合我国实际,了解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意义及其划分状况。 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我国推动区域发展的意义。 3.联系我国的海洋国情,掌握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举措及意义 二、必备知识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含义:一个区域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 2.建设意义: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确定依据: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4.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5.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3)限制开发区域 ①农产品主产区: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②重点生态功能区: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4)禁止开发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6. 因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因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开发”特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7. 将下面的区域与其所属的主体功能区连线。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主要目的: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 2.典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区域概况: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发展优势 ①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3)发展规划 (4)发展方向 ①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②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③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3. 为什么说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带? 提示: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主要目的: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海洋灾害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战略举措 (1)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2)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 (3)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4)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海洋环境污染与海洋生态破坏的区别 海洋环境污染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超过海洋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的海洋环境质量的恶化;海洋生态破坏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海洋环境质量的退化。 (四)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 (1)概念: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范围 2.南海诸岛 (1)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2)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3)中国最早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4.维护海洋权益 (1)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2)意义:①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②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5. 举例说明我国在南海拥有哪些海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