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23383

第6课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05-1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23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职,中国特色,2023,高教,学年,6课
  • cover
教案书写说明 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蓝本,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堂课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书写应包括以下内容: ⒈ 课题:所授课的章、节。 ⒉ 课型:分理论讲授课、实验(实训)课、实习(见习)课等。讲授课又分新授课或复习课。 ⒊ 教学目的:本课题教学应达到的目的。 ⒋ 教学重点:本课题(章节)的教学重点分别列出。 ⒌ 教学难点:本课题(章节)的教学难点分别列出。 ⒍ 教学方法:指本课题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⒎ 课时安排:本课题(章节)总计划课时数。 ⒏ 教学内容:本课题(章节)主要内容。 ⒐ 作业及实践:包括思考题、讨论题、实验题目、实训题目等。 ⒑ 教学后记:授课结束后的教学小结、心得体会等。 思想政治 教案 授课题目 2.6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第 6 次课 教学目的 1.懂得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 领悟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理解我 国推动对外开放工作的举措,拥护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积极作用, 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国内国际新环境,在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把握 机遇、应对挑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深刻道理; 难点: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国内国际新环境,在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分) 一、组织教学 5 二、课程导入 10 三、新课讲授 50 四、小结 15 五、作业布置 10 板书设计 2.6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二、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作 业 拓展训练:1.复习教材P55-P61内容 2.完成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教学反思 通过探讨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 思考经济全球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附--教案讲稿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资料引思】 资 料一: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 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变革和开放精神, 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 一个 绵延 5000 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资 料二: 从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 大概是 100 年时间,是工业草命发轫和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当时清朝 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失去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 机遇,导致我国经济技术进步大大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 讲授新课 【议题描述】 结合情景剧及资料, 谈一谈: 为什么说“开放带来进 步,封闭必然落后”? 【学生抢答】 引用资料,结合体验、例举等方式来谈感悟。 【总结建构】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 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 就的重要法宝。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 的,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我国坚持开放的目标不会变, 扩 大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知识讲解】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 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 容。中外历史都表明, 开放出盛世, 封闭致衰落。文明在 开放包容中发展,在交流互鉴中进步。中华文明辉煌灿烂, 绵延不绝 5000 多年,拥有开放包容的伟大品格, 见证了 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对我国全面封锁, 我国艰难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