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24031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18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46927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5课,青铜器,甲骨文,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四羊方尊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程标准: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学 习 目 标 能记住青铜器的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艺。 能说出甲骨文的发现、记事的内容、造字的特点及其影响。 能归纳出夏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本课重点:知道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的功能 本课难点: 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 学 任 务 阅读课本P25-P26,圈出出土的青铜器年代、文物以及功能用途、制作方法、代表作品。 阅读课本P26-P27,找出甲骨文的含义、发现的时间和人物、出土地点、记载内容、造字方法。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一:甲骨文的高超技艺 出现时间: 发展时间: 距今5000-4000年(原始社会后期) 商周时青铜器的发展达到鼎盛 酒 器: 乐 器: 食 器: 兵 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一: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思考1:请说出该青铜器名称,并谈一谈如此大的青铜器如何制造而成的呢? 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千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1:请说出该青铜器名称,并谈一谈如此大的青铜器如何制造而成的呢? 名称:司母戊鼎 制作流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典故呢?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革故鼎新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请谈一谈这些青铜器有哪些功能?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与军事。 变化: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象征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知识链接 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二:甲骨文 视频:王懿荣与甲骨文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一片甲骨惊天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二:认识甲骨文 思考1:猜一猜,以下甲骨文是什么意思,并指出用了什么造字方法。 人 牛 象形 明 会意 从 刀 本 指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当时他们用甲骨记些什么事呢?你觉得文字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记事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作用: ①文字的发明克服了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让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和融合。 ②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得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下去。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编钟 【答案】A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A 2.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