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26729

13.4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案 2023-2024学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日期:2025-10-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8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3.4,电阻,串联,并联,教案,2023-2024
  • cover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阻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学会分析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规律。 掌握串联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学会利用等效电阻的概念简化电路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路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电阻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串联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难点: 分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对总电阻的影响。 理解等效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三、教学器材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若干(不同阻值)、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数据记录表、电路图绘制工具。 四、教学过程 【导入】(约5分钟)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电路知识,为学习电阻的串联与并联做铺垫。 【新课讲解】(约15分钟) 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讲解电阻串联的定义和电路图表示方法。 强调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唯一路径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分配规律。 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R_总 = R1 + R2 + ... + Rn。 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讲解电阻并联的定义和电路图表示方法。 强调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支和各支路电压相等的特点。 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1/R_总 = 1/R1 + 1/R2 + ... + 1/Rn。 等效电阻的概念: 引入等效电阻的概念,简化电路分析。 讲解如何利用等效电阻计算串联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实验探究】(约20分钟)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串联与并联的特点,验证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实验步骤: 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入方式。 对于串联电路: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并记录各电阻上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分析数据,验证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对于并联电路: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并记录各支路的电流值和总电流值。 分析数据,验证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加深对电阻串联与并联特点的理解。 【学生活动】(约5分钟)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讨论电阻串联与并联的特点和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分享交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总结并点评。 【巩固练习】(约5分钟) 选择题: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其中一个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在并联电路中,如果其中一个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填空题: 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0Ω,已知R1=6Ω,则R2=( )Ω。 三个电阻R1、R2和R3并联后的总电阻为1.5Ω,已知R1=R2=3Ω,则R3=( )Ω。 计算题: 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已知R1=4Ω,R2=6Ω,电路中的总电压为20V,求电路中的电流和每个电阻上的电压。 一个电路中有三个电阻R1、R2和R3并联,已知R1=2Ω,R2=3Ω,R3=4Ω,电路中的总电流为5A,求每个支路的电流和总电阻。 五、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实验探究、学生活动和巩固练习等环节,系统地呈现了电阻串联与并联的特点和总电阻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动手实验和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对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实验探究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亲身体验了电阻串联与并联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效果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电阻串联与并联的特点和总电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