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71545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52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第三,解析,试卷,语文,次月
    2023-2024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1. B 2. D 3. D 4. ①文本首先提出中心论点:音乐与古建筑相互交融,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开辟出了古建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②然后分别从音乐与建筑的共通之处、古建筑文化通过音乐加以阐释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5. ①音乐和建筑在形式上都是在空间与时间扩展中形成的艺术。②乐谱中的对称、均衡等造型特点及乐曲形式与建筑结构有相似之处。③建筑物中的高低、起伏、疏密、间隔等变化与音乐中的序曲、渐强、高潮、重复、休止的韵律感有相似之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建筑……营造‘天人感应’的神秘氛围”以偏概全,由原文“比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在建造中巧妙采用了声学中的传音原理,会产生‘回音’效果,而且声音悠长,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可知,给人造成“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的是天坛的回音壁,而非所有的建筑。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音乐作品也是由不同乐器配合而成的”过于绝对,原文表述是“往往也是不同乐器相互组合或配合的结果”;“因此”强加因果,原文表述是“因此,利用乐器音色的不同,将不同乐器有机组合,能够构筑起立体化的音响空间”,前后之间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画线句“古建筑背后的文化通过音乐作品得到阐释和传播”。 A、B、C三项虽然都涉及古建筑与音乐的关系,但并没有分析音乐对古建筑背后的文化的阐释和传播作用。 D.表达的是长城这一古建筑文化通过音乐《长城》得到阐释和传播。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能力。 文章开头,根据原文信息中的转折以及最后一句话“但近年来,无形的音乐与有形的古建筑,从相交到相拥再到相融,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也开辟出古建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可以看出,作者首先提出中心论点:音乐与古建筑相互交融,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开辟出了古建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文中,根据“音乐和建筑之间存在着共通的美学信息和美学法则”“却在形式上有着相同的节奏韵律感———它们都是在空间与时间的扩展中形成的艺术”“如果音乐的时间流动全都凝固下来,我们便可从音乐中或者从乐谱中看到对称、均衡等造型特点以及乐曲形式同建筑结构的相似之处”“建筑虽然是静止的,但它有高低、起伏、疏密、间隔等变化,这种变化颇似音乐中的序曲、渐强、高潮、重复、休止,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旋律感”“跟古建筑一样,民族民间音乐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在结构上有相通之处”等可知,作者先针对音乐与建筑的共同之处加以论证分析。 此后,根据“除了选用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表现手段,音乐家还会根据古建筑与音乐在结构布局和节奏韵律上的相通性来建构作品,以音乐结构的布局展现古建筑的布局”“所以听众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看到’古建筑、‘触摸’古建筑,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古建筑‘听到’音乐的旋律”等可以看出,作者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古建筑文化通过音乐加以阐释和传播这一特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题时要重点关注题干中“美学上”这一限制条件,这说明我们应从建筑和音乐所有的共通之处中筛选出与美学相关的,能给人带来美感体验的相关内容。 根据原文“却在形式上有着相同的节奏韵律感———它们都是在空间与时间的扩展中形成的艺术”可归纳出:音乐和建筑在形式上都是在空间与时间扩展中形成的艺术。 根据原文“如果音乐的时间流动全都凝固下来,我们便可从音乐中或者从乐谱中看到对称、均衡等造型特点以及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