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87243

第3课 《我爱这土地》课件(共15张PPT)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6340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15张,PPT,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关于艾青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朗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本诗的语气语调、节奏。 朗读提示: (1)3—5句应该用慷慨激越的语调,读出对祖国的担忧,对侵略者的激愤和不屈的信念,而第六句则需要稍微缓慢些,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 (2)最后两句感情达到顶峰,语调要读出深沉,读出对土地的无限深情。 (3)注意读出重音,根据感情的抒发需要。 感情基调 深 沉 如何理解文本中的“深沉”一词 1938年10月,作为诗人的艾青,亲见了自己祖国的土地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激起他对侵略者的痛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因此,“深沉”一词中既包含着对这片土地深切的喜爱,又包含着对这片土地遭受侵略的沉痛。表达深深的爱国之情。 合作探究: 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 它们是如何从常见的实景变为意象的? 举例: “土地”:土地是实写的脚下的“土地”,但它同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因此,这里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举例:“河流”与“风”:“河流”与“风”本是常见之景,但是“河流”的前面加上了“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修饰语,“风”前面加上了“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如此,“河流”“风”便不只表现了实景,更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也就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 举例: “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 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感的客观之景,本文的意象除了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请你说说上述意象分别象征着什么。 明确象征:当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代表一个抽象的事物,并且前者是后者意义的载体,是后者精神的呈现时,就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象征。 意象 象征意义 土地 繁衍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拓展一: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为何要将自己假设为鸟? 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拓展二: 仿写作品,你能模仿作者,创造合适的意象来表达这深沉的情感吗? 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