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95307

训练任务群六 语言文字运用 对点练案1 分析词语意义、用法与表达效果(含答案)—2024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325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训练任务,表达,二轮,语文,高考,2024年
  • cover
训练任务群六 语言文字运用 对点练案1 分析词语意义、用法与表达效果 (时间:40分钟 分值:39分) 一、专项训练 1.下列句子中的“是”和例句中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草酸钙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的粉末,进入口腔后,也会刺破我们的口腔黏膜、舌头、咽喉等组织,造成损伤,产生扎嘴的感觉。 A.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水田沿河成带状排列。 B.等你发现时光是贼了,它早已偷走你的一切。 C.《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冯至。 D.他说的是什么人呢?我禁不住要求他讲下去。 2.下列句子中的“就”和例句中的“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很多人以为,买眼镜时送的那块布就是擦眼镜用的。 A.大点儿就大点儿吧,这种花色看上去挺新颖的,买下算了。 B.我就知道他会来的,不管雨有多大,你看今天他果然来了。 C.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 D.当然,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我们在座各位的要丰富得多。 3.下列句子中的“和”和例句中的“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我国政策呵护智能驾驶行业发展,L3、L4等高级别智能驾驶逐步试点,技术和标准趋于完善。 A.“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 B.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C.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D.没有和人民群众接触过,语言不丰富,单纯得很,那是难怪。 4.下列句子中的“呢”和例句中的“呢”,表达语气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冲茶是成都茶馆一绝,如同杂技表演一般呢。 A.离截止日期还有三个月,事情怎么会做不好呢? B.你信不信?明天他还要来呢。 C.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说,我看书呢。 D.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5.下列句子中的“它”和例句中的“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快壶,是沂蒙山区农村的一种烧水工具,如今基本见不到它了。 A.到了华山脚下,它的高大陡峭令我望而生畏。 B.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C.好累啊,今天美美地吃它一顿! D.讲武储粮图再举,它年六国一齐休。 6.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句在运用上富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物等载体对话历史,人们不再满足于“看得见”,更希望“看得懂”。“隔着玻璃,挂在墙上”的传统展陈正升级为富含声光电等科技元素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文化场所变身“旅游打卡地”,让文物成为“潮玩”,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文明基因。 答:_____ _____ _____ _____ 7.请简要分析下面文段中加点短语的构成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 曹操的审美品格是多维的也是统一的,即“单一的杂多”(歌德)。他有时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如雷霆、如电击、如崩崖裂石之严与厉;而有时又十分宽宏大度、从谏如流,如清泉、如和风、如拂柳散花之平易而近情理。 答:_____ _____ _____ _____ 8.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分别用“那里”和“这里”指代同一个地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我是一生更换过好多次故乡的人,命运注定是个行者。当我在西安以南的大山深处镇安县出生时,其实离县城还很远,那里许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进过城。我的出生地是松柏乡,那时叫松柏公社,父亲在那里当公务员。我是从父母、亲戚和山民背上移来搬去的。 那时觉得世界好大,今天看来,也都只是一二十公里的路程。我在那里获取了对大山的绝对概念和印象,至今描写起来似乎仍然近在咫尺。记忆中的山民,忠厚与善良不仅表现在宽阔的脊背上,更表现在木讷的脸庞与温热的心肠里,你不需要设防,他就能把迷路的你,指引到山重水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