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11141

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76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吉林省,模拟,试题,语文,一模,考试
  • cover
绝密★启用前 2024年白山市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代刊印的家训家规有上百种,虽然各起于不同作者的亲身生活经验和文化感受,但主题内容大体相近。古代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古代社会里,《大学》八条目中的修、齐、治、平,治国平天下是极少数人的事,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是修身和齐家,即使是治国平天下也要以修身齐家为基础。所以古代家训都强调道德规范,如苏氏家规“和善心正,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比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这八必是通行的道德规范,其普遍的意义,并不限于家族内部。可见,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官员治家修德的重要资源,也是儒家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大众化、深入社会基层的重要渠道。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是古代士大夫的治家理想。古代家训不只强调五伦为中心的规范规矩,同时也强调道德修养,推崇忠孝节义、尊尚礼仪廉耻,张之洞的家训便是始于“治家”而终于“修身”。官宦家庭的家训中重视为官之德,也重视常行之德。杨慎遗训“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张氏家训强调“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唯恐有损于人”,这些家训中为人称道的名训至今脍炙人口。 (摘编自陈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训家规及其现当代意义》) 材料二: 世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整体看是父祖长辈对子孙修身处世、齐家睦族子的教育指导和行为规约,是居家生活的家庭教科书,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据检索,钱氏世家各个支脉的家谱中,多有家训族规,其中三篇家训是其典型代表。一是该家族始祖吴越王钱镠的《武肃王八训》(简称《八训》),这是该家族最早的家训。家训总结了当时不少大族家教家风不良致使破家亡家的教训,告诫子孙睦亲齐家、嫁娶之道,仁和处世,尊祖敬宗,恪守家风。二是《武肃王遗训》(简称《遗训》),该家训是钱镠临终前对子孙的嘱托,与《八训》有些重复。钱镠在介绍自己从军理政50余年经历后,告诫子孙体国恤民,“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毋得罪于群臣百姓”。中国古代的家训家教虽然立足于家庭,但绝不局限于家庭,而是有着鲜明的国家意识。《遗训》将维护国家统一、使百姓免受干戈之苦的谆谆嘱托,民为邦本的意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家风之中,这在帝王家训中别具特色,为其孙钱弘俶纳土归宋、实现民族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朱子家训》也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但是做官不是为了谋私利,而是要心存君国,志在圣贤。这是中国古代家教的特点,它不仅考虑着家庭,也考虑着国家,这让中国的家教家风能够横跨公私两个领域,同时与家道和国运密切相关。三是广德钱氏前清举人钱文选辑录的《钱氏家训》。《钱氏家训》由钱文选在继承家训的基础上,总结钱氏各族家庭教育实践经验,采辑历代先贤治家教子处世的格言警语修订而成,保留了《八训》和《遗训》的基本教化理念,是留给钱氏家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