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16097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7.1 种植问题(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4-06-1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280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任务,学习,练习,课后,教版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秋季 课题 种植问题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出卷网-:河北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3 年 7 月 教学目标 理解株距和行距的实际含义;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种植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小组合作解决植树问题,讨论植树方案的过程。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种植方案的选择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学会了如何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全球土地荒漠化问题非常严重。那我们能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治土地沙漠化呢?” “保护好身边的花草树木,不乱砍伐,植树造林!” “你们知道植树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些种植中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理解“株距”与“行距”的含义,知道什么是植株的占地面积。课件出示例五题目,引导学生读题找出数学信息,理解题意。 “通过预习,你了解到‘株距’和‘行距’是什么意思了吗?” “株距指的是:同一行相邻的两棵植株之间的距离。行距指的是:相邻的两行植株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种植时要有株距行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兔博士给大家带来的小贴士: 株距、行距的大小,要根据植物的高度、树冠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合理的株行距,使每株植物都能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理解了株距和行距的意思后,请大家继续观察这幅种植平面示意图,每棵植株所在的小长方形,就是这棵植株的占地面积。大家仔细看———通过刚才的动画,你有没有发现:一棵植株的占地面积和株距、行距有什么关系呢?” “一棵植株的株距×行距=这棵植株的占地面积。” 2.计算例题中两种种植方案各需要多少树苗和投资。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①方案 A: 先算出这块地的总面积是 120×60=7200(平方米),每棵苹果树的占地面积是 5×4=20(平方米) 然后用这块地的总面积除以每棵苹果树的占地面积算出需要多少棵苹果树苗:7200÷20=360(棵) 最后用苹果树苗单价乘需要的数量算出所需资金:15×360=5400(元) ②方案 B: 先算出这块地的总面积是 120×60=7200(平方米),每棵枣树的占地面积是 4 ×3=12(平方米) 然后用这块地的总面积除以每棵枣树的占地面积算出需要多少棵苹果树苗: 7200÷12=600(棵) 最后用枣树苗单价乘需要的数量算出所需资金:18×600=10800(元) “看来大家的解题思路,都是先求出种植总面积和每棵植株的占地面积,再用种植总面积除以每棵植株的占地面积,计算出种植棵树,最后再根据单价和种植数量计算出投入资金。” 3.根据刚才对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大家对李大叔有什么建议? ①“从投资的钱数上看,种枣树投资比较多,选择种苹果树所需资金会少很多。” ②“但是种枣树棵数比苹果树多很多,产量也会更大,且一般枣的售价比苹果售价高,选择种枣树虽然已开始投资多一些,但获得的利润也会更高。” “同学们的建议都有可取之处,到底该如何选择,还要根据李大叔目前的经济情况及长远打算做决定。” 三、应用巩固: 学生读题获取信息并解答,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一块面积为 0.25 公顷的果园里栽了 500 棵果树,果树的株距是 2.5 米,行距是多少米 已知果园的面积是 0.25 公顷,果树棵数是 500 棵,可以用土地面积÷果树棵 数,求出每棵树的占地面积。把 0.25 公顷换算成 2500 平方米,2500÷500=5 平 方米。已知果树的株距是 2.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