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1791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27课《蒲公英》(2份)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21574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2份,蒲公英,27课,教案,备课
    《蒲公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了解蒲公英的象征意义。 2.理清脉络,体会用一首歌谣贯穿首尾的结构技巧;学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控诉战争罪恶、祈求和平幸福的思想感情;认识军国主义害人害己的本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对文章寄寓着作者控诉战争罪恶、祈望和平幸福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设计 请同学们欣赏电影《巴山夜雨》中的插曲《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多媒体播放歌曲)。 刚才的画面上除了蒲公英外,还有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的父母双双被关押在敌人的监狱里,小女孩思念亲人时,就会轻轻哼起爸爸教给她的歌。战争阻隔了父女的团聚,但无法阻挡小女孩像蒲公英一样顽强地生活。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中也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不同的是他是一个日本的小男孩。(板书《蒲公英》) 2.作者简介 壶井荣(1900~1967):日本女小说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二十四只眼睛》《没有母亲的孩子和没有孩子的母亲》等。对人类的悲悯和爱心,几乎作为一种情愫,流淌在她的作品中,尤其是对妇女儿童、对一切被侮辱被损害的生灵。众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他们本国人民也深受其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孩子成为孤儿,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所以她的作品常以控诉战争为主题。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出示词语,先找两个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 ①读准下列划线的字词 聘(pìn) 炮制(páo) 寻觅(mì) 噗(pū) 蹂躏(róu lìn) 鸡虱(shī) ②解释词语: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弥漫:① 形容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② 漫远:路途弥漫。③充满、布满 2.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6)童年的快乐 第二部分(7-10)悲惨的战争年代 第三部分(11-15)战争后的孤儿 三、合作探究 1.“须知你们是从被践踏、被蹂躏里,勇敢地生活下来的,今后再遭践踏、再遭蹂躏,还得勇敢地生活下去,却不要再尝那已经尝过的苦难吧!”“你们”是指什么? 明确:这句话中的“你们”指代的是两个礼物。“战争留给我家的两个礼物”或“两个礼物”。 2.“两个礼物”分别是什么? 明确:一个是蒲公英,一个是“孙子一般的小儿子”。 3.对于这两个礼物,哪个写得多?? 明确:蒲公英 4.围绕蒲公英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吹蒲公英的种子、吃蒲公英、栽种蒲公英(或蒲公英的繁殖) 5.吹蒲公英时的情景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明确:高兴、快乐、幸福。 6.文章中还写了吃蒲公英,为什么吃蒲公英,是因为蒲公英味美可口吗? 明确:不是,因为战争没有饭吃,只能吃糠咽菜。 7.吃蒲公英时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痛苦的 8.本文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控诉战争的罪恶,祈望和平幸福。 四、手法探究 1.哪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多次? 明确:“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笼” 2.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讨论一下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次:引出正文; 第二次、第三次:是写当时的情形;串起事物 第四次:既写当时的情形,又照应开头。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写了蒲公英和与蒲公英有关的生活片段,以物喻人,写出了对战争的憎恶,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鼓励像蒲公英一样受欺压的弱小者,要坚强地生活。 六、板书设计 蒲公英 壶井荣 蒲公英:长在路旁,被人践踏、被人蹂躏, 变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势 虽处逆境,顽强生存 儿子:战争夺去了他的父母。 (命运、生存状态相似———以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