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一章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1~2题。 1.该流域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海拔3 550~3 650米处的人口稠密 C.距河8~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 D.海拔4 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非洲南部 C.青藏高原 D.北美大草原 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地区人口分布( ) A.平原多,高原少 B.北方多,南方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内陆多,沿海少 4.影响该地区南部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矿产 D.经济 5.影响该地区北部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植被 D.地形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完成6~8题。 6.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稀疏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影响③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热量 C.地形 D.交通 8.影响④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农业 C.地形 D.光照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分布表。读表,完成9~10题。 >700 400~ 700 100~400 10~100 10 以下 省级 行政区 (部分) 江苏 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 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 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 青海、 西藏 9.江苏面积不大,却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其主要的原因不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10.新疆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却不能大量增加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2023·天津模拟)在中国跨区域人口流动中,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区以人口流出为主。近年来,人口回流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城镇化中的新现象。下图为江西某县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近年来,从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回流的人口多属于主动回流,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 B.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 C.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D.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12.影响该县大部分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城乡距离 ②产业基础 ③气候舒适度 ④教育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图1是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图中P点表示该地区人口集聚度。图2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1 图2 13.图2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为(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14.图2所示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势起伏大 B.水资源短缺 C.石漠化严重 D.冻土广布 下表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据此完成15~16题。 地区 可承载人 口/万人 长江中下 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地区 10 000 1 000 4 15.青海、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小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青海、西藏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矿产资源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气候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