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20807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与写作专题复习专题05 课内诗歌阅读 讲义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4586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阅读,专题,六年级,语文,学期,写作
  • cover
专题05-课内诗歌阅读 授课时间: 所属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长:2h 主 题 课内诗歌阅读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课内诗歌相关的知识点,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语言的优美。 2.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理解课外写景的诗歌。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1.知识点回顾 2.作业讲解 二、互动探索 预习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下面三首诗,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01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0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0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答案】1.《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日暮客愁新”中一个“愁”字将诗人内心的忧愁抒发得淋漓尽致,而“江清月近人”一句,又写出了诗人只有明月想伴的孤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前四句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月夜,在这月夜里,作者听到了人们对丰收的向往,表达出作者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2.远处的天上涌来几朵乌云,就像被打翻的墨汁一样,一眨眼,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就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纷纷打到船上来,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将暴雨吹散,最后看到湖水像睛朗的天空一样清澈。 课堂导入参考(如不需另设导入,教案、学案、ppt中均需删除) 我孟浩然,虽说是唐代著名诗人,才华出众,但一直未能得到重用,一生都没能当上什么官儿,真是怀才不遇啊!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我便常常外出旅行,散散心。在外久了,却又非常思念故乡。故乡的亲人们啊,你们现在境况如何,生活愉快吗?你们可知道,我是多么想念你们呀! 这天,我在建德江上漂浮了一整天,时近黄昏,天色渐晚,总该找个地方住下来吧。想到这里,我移动小船,将船停靠在江中的沙洲边。太阳西沉,似乎快要被江水吞没,这又勾起了我新的愁思,难道就没有人能理解我、来安慰我吗?放眼望去,茫茫旷野,天幕低垂,似乎要笼罩一切。近处岸上的树木在晚风中颤动,天显得比树还要低呢!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轮明月在悄悄地陪伴着我。看到这里,我不禁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脱口吟道: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我真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了解我现在的心情。愿我的后人们读了这首诗,也来安慰我这寂寞的心吧! 教法指导: 1.专题知识梳理模块有部分会出现重复,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例如学生基础较好,老师可采用回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 2.注意知识梳理时尽量不要完全复述教案,多使用一些联想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3.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每个知识点讲完,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语言。其余部分,可根据课堂学生程度和进度,略讲。 【知识梳理1】第3课《古代诗歌三首》 01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 2.注释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