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28287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0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73758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标 目录 认识辽宋夏金元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 儒学的复兴 文学艺术 科技 少数民族文字 儒学的复兴 1.背景 道教是东汉末年产生的宗教,它告诉人们只要出家修道,避世深山,就能羽化成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它要求人们远离凡尘,禁欲苦行,认为这样就能摆脱轮回,最终成佛。佛道的这些理论成为民众的精神寄托,很多人躲避现实,不养父母,背妻弃子。 -- 《宋明理学研究》 传统儒学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路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商人唯利是图,社会上出现道德下滑的现象。商品经济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奢侈享受的欲望不断膨胀。 --孙学功《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看理学的兴起》 今之学者有三弊,一溺于文章,二牵于训诂,三惑于异端。 ———《二程遗书》卷十八 佛、道、儒本身存在缺陷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道德下滑 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 儒学的复兴 (唐)韩愈 (宋)张载 (北宋)程颐程颢 (南宋)朱熹 理学(道学) 儒学的复兴 2.程朱理学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人生观:三纲五常 物皆有理。穷理格物。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朱文公文集》 方法论:存天理,灭人欲 方法论:格物致知 儒学的复兴 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卷网-,2003年,247页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探究: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儒学的复兴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 理学的理欲之辩,本意是想规谏统治者。但事实是统治者顺手接过来,反向一击,理欲之辩由道德修养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了政治奴役性的残杀工具。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 探究: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本是要求君王和士大夫克己修身,统治者从中窥见了可以利用的门道。最后逐渐僵化、变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儒学的复兴 3.理学官方化 南宋中期,程朱理学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宋理宗(1241年),令二程、朱熹等从祀孔庙,御笔亲书朱熹所作《白鹿洞书院学规》颁赐太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