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35221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含解析)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41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化,解析,哲学,必修,政治,统编
  • cover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年10月16日,凤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抵制封建迷信,提倡崇尚科学”活动。志愿者通过以案说法宣讲国家反邪教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传播传邪教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引导群众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倡导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一起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倡导者、践行者。这启示青年学生要( ) ①努力提高对落后文化的辨别和抵御能力 ②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弘扬时代新风 ③加强文化监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 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 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地屏上,在水光潋滟的江南画境中,宋韵女子的清雅身姿和芭蕾舞步相互映衬……中国元素刷新了体育盛会的审美,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激发民族自豪感 ④中华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获得了人们的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解决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文化认同难题 B.增强了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C.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 D.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提供物质保障 4.以《红日》《红岩》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小说以宏伟的史诗格局和磅礴的精神气势,再现中国人民抗敌御侮、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钩沉出中华民族在困厄中求变图强、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逻辑,鼓舞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次又一次的巨大飞跃。这些作品( ) A.源于我国革命改革中的实践,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相互统一 B.推动中华民族增强道路自信,积淀着民族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C.表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红色文化为社会建设提供动力 D.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发挥了文化促进发展的基本功能 5.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国风国潮”悄然兴起。它们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民族元素和古典风范并兼具现代气息,代表着拥有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美学、中国精神的潮流趋势。“国风国潮”的兴起( ) ①表明我们坚定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②有利于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代表着我们向外传播中华文化 ④必然推动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6.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是指引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是以全新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④坚定文化自信,体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年11月20日晚,“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京举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35位获奖者在庄重盛大的颁奖礼上领受这一中国文学的崇高荣誉。广大读者和观众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共享文学的荣光,感受新时代中国文学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崭新气象,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 ) ①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有益平台 ②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激励读者与媒体创作更多优秀作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④为人民群众迅速提高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供了优秀作品和有益滋养 A.①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